轻小说网 > 都市小说 > 明日如昼 > 第118章 118(正文完)
    第118章 118(正文完) 明日如昼……

    何为倾销:在国际贸易中以低于成本价出售商品, 以此抢占市场打压竞争对手。

    何为反倾销:他国出于一种贸易保护,通过加征高额反倾销税,使其出口的产品失去价格优势, 从而退出国际市场。

    明汐这几年在梁见铖身上, 汲取了不少国际市场经济学知识,对几个大国的行事风格也有了一定的了解。

    就拿这次对明宙纺织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的漂亮国来说, 每当经济危机, 最擅长做的事,就是高高举起贸易保护的大旗,对他国贸易进行双标打压。

    表面上是打着保护主义的幌子,实则破坏国际贸易的公平竞争环境。

    用最通俗易懂的话来讲,就是典型的强权霸凌。

    明汐做外贸行业将近十年,听了不少事,也亲身经历了许多事。

    这几年中国企业在海外遭遇反倾销调查的情况屡见不鲜,无论什么行业,是知名的大型企业,还是不知名的小工厂,都可能遭遇上这种不公平的打击。

    这一次, 美国针对中国外销的聚酯短纤企业展开调查, 基本集中在南方轻工业聚集的港口城市。

    整个实体名单上, 企业数量不下一百家!明宙在其中的市场销售额排名第二。

    在这样的现实面前,明宙作为一家在美市场占据较高份额的出口公司,当然不能坐以待毙。

    明汐是这个态度, 梁见铖也是一样,从收到消息那一刻,到现在准备应诉,没有一点退缩之意。

    这场官司, 梁见铖会全力以赴,且全程陪着明总一起打下去。当然这不是产房医生玩笑说的那样,是他对妻子产子的嘉奖,而是明汐自己的一次铭记。

    同样这一次上诉,还关系到明宙产品日后在其他国家的出口前景。美国市场虽然份额大,也不是明宙纺织唯一依赖的市场。然而,一旦被美国戴上反倾销这顶欺压的帽子,明宙纺织在欧美、北美等市场,迟早也会遭受同样的待遇。

    这些年,明汐从创办明宙外贸,到建立自己的工厂和生产线,明白了一个事:当老板尚能忍气吞声,但做企业,该硬气时必须硬气。

    捷慕24楼,总经理办公室。

    明汐与周铭君面对面而坐,梁见铖起身去拿合同和相关材料。

    在明汐到来之前,梁见铖已经和周铭君就细节问题进行了多次深入协商,今天则是正式签署律师代理合同。

    周铭君的律师代理费自然不低,但无论是当年为双洋彩电代理,还是如今为明宙上诉,他都不会多收取一分高于市场价的费用。

    一方面,周铭君和顾双洋是多年的好友,这份人情关系的分量,要重于单纯的合作关系。

    另一方面,早在几年前,周铭君的团队负责了双洋彩电对美反倾销上诉案。那场官司不仅让双洋电器的知名度大幅提升,周铭君本人也声名远扬。所以,这一次为明宙代理,周铭君原本只想收取一些辛苦费。

    梁见铖愿意按照正常价格支付代理费,当然不是钱多花不完,而不是以人情占便宜。是梁见铖从商合作的理念。

    梁见铖身上的气度,也让周铭君心生钦佩。

    这一次梁见铖再次找到他,希望为妻子的公司在被美国针对的聚酯短纤反倾销调查中提起上诉。刚得知消息,周铭君也有些意外,但他知道,梁见铖的妻子应该就是当年在汉城有过一面之缘的明小姐。

    2001年在汉城相遇,到了 2005年汉城改名为首尔,周铭君一直记得,当年的梁见铖曾对着他们一群人,用英文介绍道:这是他深深爱慕的明小姐,他正在努力赢得她的芳心。

    2001年时梁见铖还在努力赢得明小姐的芳心,到了 2009年,终于初为人父。

    周铭君作为长辈,既为梁见铖感到欣喜,也为明小姐感到幸运。

    有句中国俗语说得生动,不是一家人,不进一家门。谁能想到,这一家人都这么热衷于跟美国打官司呢?

    因为这一家人都是硬气的人啊!

    硬气的顾双洋,生下了硬气的儿子;硬气的儿子,又娶了一个硬气的明小姐……

    周铭君谈笑自如,思维严谨又缜密。他能将原本枯燥乏味的商业法,讲述得生动有趣,一点点地分享给对面的明汐。

    在交流过程中,周铭君还是不自觉地抛出了许多专业的商业法律名词,有些因为翻译不便,直接用英文表述。他之前跟梁见铖交流习惯了,毕竟梁见铖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,也修过国际商业法,两人沟通毫无障碍。但他不知道明汐是否能听懂。

    当周铭君意识到自己可能讲得太专业,明汐针对他提出的应诉方案,阐述了自己的理解。

    不仅完全听懂了,还深入理解了其中的要点,并条理清晰地说出自己的想法。记忆力之出色,理解力之强大,让周铭君这位资深国际法律师赞叹不已。他见过不少企业家,他们性格各异,但都有着超乎常人的意志力和精力。

    眼前的明汐也是一样,或许以明宙目前规模,明汐还不能被称为企业家,但明小姐已具备了成为企业家最重要的特质——

    不怕事。

    当年双洋集团就是否对美国的反倾销判决应诉产生了两派意见,是顾双洋力排众议,一锤定音:“打,为什么不打?面对不公遭遇,怕事不是中国人!”

    周铭君至今都清晰记得顾双洋这句掷地有声的:怕事不是中国人。

    好!好!好!这一家人,没一个是怕事的!

    一个下午过去,周铭君和明汐、梁见铖结束了这场合作洽谈。

    最后起身,告别。

    明汐和梁见铖一同将周铭君送至办公室门口。周律师转身,临走前,先与梁见铖握手,随后又握住明汐的手,语气郑重地给出了保证:“明总,对于明宙此次的反倾销上诉,我们律师团队定会不遗余力找到应诉成功的关键要点。但这对明宙而言,同样是一项繁重艰巨的工作,需要明总的配合。另外,我可以自信地诉明总,我代理的反倾销应诉成功率是百分之百,还请放心。”

    明汐笑了笑,坚定又淡然说:“不管是我,还是梁总,我们都会全力配合周律师的工作。”

    晚上,一家人在顾双洋那边吃饭。饭桌上,话题自然而然地聊到了明宙准备应对调查一事。顾双洋一边留意着育儿阿姨给孩子喂奶,一边语气云淡风轻地鼓励:“打,当然要打!怕死不是中国人。”

    然后,梁见铖咳嗽了一声。谁能想到,有生之年还能听到顾双洋说出这样的话。而且,从“怕事不是中国人”变成了“怕死不是中国人”。

    或许当年母亲的就是“怕死不是中国人”,双洋电器对外的新闻稿为了用词更得体,将“怕死”改成了“怕事”。

    以梁见铖对母亲的了解,这种可能性极大。

    有意思的是,阿姨怀里的小明朗听了奶奶的话后拳头握紧,双腿蹬着,脸颊憋红,看着很受鼓舞很劲儿的样儿。

    “快看,我的小明朗都听得起劲了。”顾双洋对孙子的“配合”十分满意,畅快笑了两声,还招呼一桌人都来看小明朗的表现。

    然后,杨闵文第一次没有认同妻子顾双洋的话,轻声提醒阿姨:“……应该是拉了。”

    果不其然,小明朗不是听得起劲了,只是单纯的……拉了!

    亲妈明汐一时没忍住,差点被汤呛到。

    梁见铖无奈起身,准备给明朗换尿布,尽管家里有两位阿姨帮忙照顾孩子,在许多宝宝的护理细节上,梁见铖一样会亲力亲为。

    还在月子期间的一个夜里,明汐醒来发现梁见铖不在房间。她起身走到阿姨和宝宝的房间,就看到梁见铖背对着柔和的光线,双手熟练地抱着宝宝,嘴里还轻轻哼着英文童谣,声音温柔得如同夜晚缓缓流淌的清潭之泉。

    他耐心十足地哄着夜里醒来哭闹的小明朗。

    随后,热好奶的育儿嫂轻手轻脚地走回来。动作这样轻,不仅是怕吵醒孩子,也是担心惊扰到明汐这个需要修养的产妇。

    有了孩子会不会影响夫妻感情?

    梁见铖和明汐这次请的育儿嫂看得最为明白:很多夫妻,在有孩子这个阶段矛盾最大,更多原因是家里的男主人没有进入父亲角色,女主人又必须进入母亲角色,两者的失衡导致了婚姻矛盾。

    但这一家子,真是有钱又有爱。

    让人羡慕。

    羡慕是真羡慕,除了羡慕之外,也有真闹心。

    尤其每天吃饭听着他们谈论工作,怎么请律师,打什么案子之类的内容,阿姨听不太懂,只能感慨,普通人和老板一样,都会谈情说爱、生儿育女,有着不同的吃饭口味和做事性情。

    同样身上的压力也是不一样的。

    用阿姨还在读书的儿子的话来说:有钱人的财富是流动的社会资源,拥有得越多,越要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。如果没有相应的承担能力,暂时拥有的财富,早晚也会回归历史的长河。财富的意义,绝不仅仅是一种私有,更是一份信托。

    阿姨觉得儿子读书读“傻”了,在喂奶的时候把儿子的这番话讲给梁家雇主听。

    额……

    明汐听得眼睛一眨一眨,这话听起来怎么那么熟悉呢。

    她想起来了!这话是梁见铖很多年前以“江流大道”的名义在论坛上写的。天哪!她这是遇上了“江流公子”的粉丝啊!

    明汐朝着梁见铖挤眉弄眼,而后对阿姨说:“唐阿姨,你儿子不仅有才华,而且还很有品味呢!”

    唐阿姨将信将疑地问:“真的呀?”

    “当然,不然你问梁总,他也是学经济学的,肯定认同这个观点。”明汐笑着打趣。

    阿姨满怀期待地看向梁见铖。

    梁见铖对自己年轻意气风发写下的话,感到真情实感的不好意思,无奈地看了眼一脸得意又愉快的明汐,客观地对阿姨说:“每个人的追求都不一样,我们都是努力奋斗让自己小家幸福,从而我们的国家才会好。”

    这句话阿姨听懂了!因为这是最普通、最勤劳的中国家庭常见的写照——兢兢业业地追求小日子的幸福。

    但梁老板就是厉害啊,连小家幸福,都能上升到国家的高度。难怪,梁老板的企业能做得那么大,原来是做人高度不一样啊。

    明汐就喜欢梁老板被赞美,因为梁老板被赞美了,也能说明她很有本事啊——

    因为那么有高度的梁老板,还深深仰慕着明小姐呢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周律师所言不虚,反倾销上诉是一场艰难复杂又任务量巨大的持久战。

    明汐产后回归明宙,第一件事就是组建应诉团队。在周律师团队的专业指导下,不仅高标准完成配合工作,更力求做到精益求精。

    明宙积极应诉的态度,如星星之火,点燃了同样深陷反倾销困境的纺织企业的斗志。更在行业协会的全力支持下——

    2009年 7月 3日,美国商务部对中国聚酯短纤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;

    同年 11月,来自海港和宁市 13家被课以高额反倾销税的纺织企业,一起踏上赴美上诉之路。

    有生之年,明汐从未想过,自己有朝一日会以中国商人的身份,坐在美国华盛顿商务部一楼会议大厅,出席一场面向全球媒体公开的纺织品反倾销上诉听证会——端坐于最中间的陈述席。

    旁听席座无虚席,中外的媒体记者,无数相机镜头如枪口,全部对准陈述席。

    听证会现场的氛围不如想象中肃穆,无形的压迫感也令人紧张。

    文化差异、利益冲突、历史纠葛,种种因素交织在一起,落在明汐心里全是沉甸甸的压力,但她不能退缩,全程明汐挺直脊背,保持着自然的抬头姿势。

    整场听证会,她只回头看了梁见铖一次。但她知道,在长达两小时的听证过程,梁见铖的目光从未从她身上移开。

    首次置身这样的国际大场面,紧张在所难免。但明汐告诉自己,再紧张也要冷静,谦卑也不能失去骄傲,她要在这场听证会,在中外媒体前,当一个有礼有节、有理有据的中国商人。

    只是,还是有点感慨。

    小时候蹲在电线杆广播底下听着国际新闻,听着里面的叽里呱啦的花式英语,一句句跟着念,直到读书有空就记背单词,再在宜城电大学了几年商务英语,海港工作,当外贸业务员……

    当时努力的明小姐只想学好英语多赚到钱,没想到是为了今天。

    梁老板说得好呢,学好他国语言,不是为了走遍世界,而是看清世界。

    只有看清外在,才能见到本心。

    听证会开始,主要由周律师代表明宙陈述观点、提交材料。当一百多斤重的材料被搬上桌面,全场一片哗然——

    这些密密麻麻的文件,全是明宙多年来纺织出口的财务数据和内部资料。

    要证明明宙销往美国的聚酯短纤价格合理,这些详实的财务信息是最有力的证据。

    早在明宙初创时期,深受梁见铖影响,明汐在财务管理上绝不吝啬,现在这些细致入微的财务数据和完整保留的成本票据,成为支撑这场上诉的关键支柱。

    看着美国委员惊讶反应,明汐心里紧张渐渐消散,取而代之,是从心底油然而生的坦然。

    “中国纺织一直秉持着公平、公正、公开的贸易原则,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。”

    “美国本土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遭遇困境,原因是多方面,你们不能将自身竞争力下降的责任推到中国企业身上,这显然是不合理的,也是不负责任的……”

    周律师陈述完毕后,进入法人质询环节。

    意味着明汐要表态了。

    一位委员习惯性地敲了敲长桌,问她:“明小姐,请问需要翻译服务吗?”

    明汐摇头,她不需要。

    梁见铖和周律师都提醒过她:美国律师擅长诱导式询问,稍有不慎就会陷入语言陷阱。因此,面对这些人质询,明汐微微前倾身体,全神贯注地捕捉对方话语中的每一个细节。

    然而,有些问题实在令人啼笑皆非。

    “你的工厂是否使用最便宜的淘汰纺织机床生产布料?”

    明汐凝眉片刻,从容道:“中国的机床产业位居世界第一,在中国采购高端缝纫机的价格,可能比回收二手淘汰机床还要便宜一半以上。我没有任何理由使用二手淘汰设备,这不合理,也不符合商业逻辑。”

    “贵公司是否使用童工?”

    这个问题几乎是必考题。

    明汐语气严肃,回答他们:“禁止使用童工,不仅在美国是法律红线,在中国同样如此。我的公司和工厂在中国经营,一样接受严格的法律监督。”

    随着问题不断抛出,明汐对每一个问题都做出了条理清晰的作答。

    中国或许因历史原因在科技上暂时落后,但中国文化在历史长河始终超前领先。科技是未经时间检验的文化,但文化是历经淬炼的智慧。

    她进一步阐释:“为什么你们看到这些财务票据会如此惊讶?中国之所以能成为制造大国,生产出质优价廉的产品,靠的可能不是更为领先的科技——虽然未来我们可能在科技上超,但目前尚未达到。我们一直领先的是。勤劳、团结、奋斗、艰苦的文化,支撑着无数中国企业将成本控制到极致,把不可能变为可能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出口到贵国的商品,严格遵循贵国的质量标准;我此刻坐在这儿,也是依照贵国法律走上诉流程,还用你们熟悉的语言陈述观点。这,就是中国商品竞争力的原因。我们的优势不仅在于劳动力,更在于完整的产业链。这是我们能做到价廉物美的根本原因。”

    明汐声音清亮沉稳,隔着话筒传给中外媒体,整场表述,她每个英文单词都发音标准而清晰,干脆而有力。

    这些年,她从模仿着梁见铖当老板,当到她自己独当一面,这一路,她不停学习,不停掌握更多知识。

    因为她始终觉得,自己不够好。

    直到现在,她觉得不够好的人,不是她——

    她真的太谦虚了。

    对着停不下来的闪光灯,明汐目光从容,虽然面上没有一点笑容,她的脸看起来还是平和而沉着,从而透出了一份沉淀过的底气。

    听证会进入尾声,一位委员抛出的问题让明汐始料未及:“明小姐,请问您在从事外贸经营期间,是否申请过美国绿卡?”

    这个问题让明汐瞬间明白了美国的傲慢和偏见。她轻轻摇头,语气清淡又明确说:“从未有过。不仅我本人,我的丈夫都未曾申请。今年我们刚刚迎来自己的孩子,以我们的条件,完全有能力获得美国绿卡,但我和我丈夫从未有过这样的考虑。”

    委员似是想调侃,笑着追问:“难道您没有美国梦吗?”

    Nonono!

    明汐笑视对方,第一次在中外媒体面前坦然说起自己的出身,“在中国,我的学历或许算不上传统意义上的大学文凭。如果生在美国,我可能只是底层挣扎的流浪儿,我不知道我这样的人在美国能不能出人头地。但在中国,我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和工厂,还拥有幸福的家庭和可爱的孩子。走到今天,我除了感谢爱我的人,也要感谢我的祖国。”

    后排响起零星掌声,明汐坚持没有回头,直到听证会完全结束,她才轻轻转身,朝着左后方望去。

    梁见铖、身穿正装坐在那里,笑容温柔,目光清润,眼底盛着她无比熟悉的深情。

    曾经,是梁见铖将荣耀和骄傲分享给明小姐;如今,明小姐也以同样璀璨姿态,回应这份深情了。

    听证会上,一直稳定发挥的明汐,朝梁见铖投过来的目光,还透着一点小心翼翼紧张询问。

    仿佛在问:没丢脸吧!对吧?没丢脸吧!

    前一晚在酒店,明汐反复挑选出席听证会的衣服,梁见铖说:“还是第一次见明总对穿着这样在意。”

    明汐紧张万分自我解压说:“明天要是听证会丢了脸,我立马跳进哥伦比亚河……”想了想又说,“不行,还是要回家跳黄浦江!”

    做人,不能给自己丢人;做商人,不能给国家丢人。明汐是这样想的。

    正因为有要求,就有压力,年底这场上诉官司打赢,明宙纺织获得最低税率,沉甸甸的压力还在明汐心里萦绕。

    2009年 12月 31日,奔走半年的明宙赢得了反倾销上诉,一同上诉的十三家企业也全部胜诉。

    当飞机穿越云层,2010年的曙光已然在望。

    十几个小时的航程,明汐身上盖着毯子,脑袋歪在梁见铖怀里,沉沉睡着,北京时间夜里凌晨,飞机即将降落中国海港国际机场,睡着的明汐迷迷糊糊被梁见铖弄醒。

    飞机还没有完全降落。

    明汐睁开眼,坐在靠舷窗边上的梁见铖拉她坐到他的边上。

    明汐不明所以,以为梁见铖让她看海港夜景,待她俯身望向舷窗外,不仅看到了万家灯火,还看到了烟火齐放。

    这是2010年的新年烟火呢!凑巧在飞机降落前看到了。这样的景象很难见到,所以梁见铖才叫醒了睡沉了的明小姐。

    此时,不到千米夜空之下,万家灯火和漫天烟火交相辉映,仿佛整个城市都在迎接2010年的到来。

    “明汐,新年快乐,越来越好。”

    “梁老板,新年快乐,我们会越来越好的。”

    感情越深,祝福越短。

    十指相扣,目光相视,在飞机降落的轰鸣声里,明汐和梁见铖以飞机平安降落的方式,迎来了新的十年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回望过去,千禧年的明汐曾在机遇的浪潮中追逐财富,如一叶扁舟随波逐流。

    但她始终没有迷失方向,坚守本心。如海伦·文德勒说的那句话——“在滚滚红尘之中,也在重重云霄之上”。

    这十年,两人的坚持自我的奋斗,灵魂相契的爱情,一起书写了属于这个时代的华章。

    “洪流无情,我心永恒。”这明汐写给梁见铖的告白;“明日如昼,熠熠生辉。”是梁见铖对明小姐的美好祝愿。

    梦想已然实现,但他们的故事仍在继续。

    然后,无论世界如何变化,明小姐眼前的那片熠熠星海都会在前面等着她。

    如同对梁见铖的而言,他的明小姐始终闪耀明亮。

    就像他们的明日,始终会来,始终如昼。

    2010年之后,中国这个伟大的国家同样以磅礴之势继续前行,无惧风雨,无畏险阻。

    后续——

    2010年 5月,明宙纺织旗下高端户外服饰品牌 Bright惊艳亮相第 41届世博会。

    《明日如昼》正文完于2025.4.24

    2009年 7月 3日,美国商务部对中国聚酯短纤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;

    同年 11月,来自海港和宁市 13家被课以高额反倾销税的纺织企业,一起踏上赴美上诉之路。

    有生之年,明汐从未想过,自己有朝一日会以中国商人的身份,坐在美国华盛顿商务部一楼会议大厅,出席一场面向全球媒体公开的纺织品反倾销上诉听证会——端坐于最中间的陈述席。

    旁听席座无虚席,中外的媒体记者,无数相机镜头如枪口,全部对准陈述席。

    听证会现场的氛围不如想象中肃穆,无形的压迫感也令人紧张。

    文化差异、利益冲突、历史纠葛,种种因素交织在一起,落在明汐心里全是沉甸甸的压力,但她不能退缩,全程明汐挺直脊背,保持着自然的抬头姿势。

    整场听证会,她只回头看了梁见铖一次。但她知道,在长达两小时的听证过程,梁见铖的目光从未从她身上移开。

    首次置身这样的国际大场面,紧张在所难免。但明汐告诉自己,再紧张也要冷静,谦卑也不能失去骄傲,她要在这场听证会,在中外媒体前,当一个有礼有节、有理有据的中国商人。

    只是,还是有点感慨。

    小时候蹲在电线杆广播底下听着国际新闻,听着里面的叽里呱啦的花式英语,一句句跟着念,直到读书有空就记背单词,再在宜城电大学了几年商务英语,海港工作,当外贸业务员……

    当时努力的明小姐只想学好英语多赚到钱,没想到是为了今天。

    梁老板说得好呢,学好他国语言,不是为了走遍世界,而是看清世界。

    只有看清外在,才能见到本心。

    听证会开始,主要由周律师代表明宙陈述观点、提交材料。当一百多斤重的材料被搬上桌面,全场一片哗然——

    这些密密麻麻的文件,全是明宙多年来纺织出口的财务数据和内部资料。

    要证明明宙销往美国的聚酯短纤价格合理,这些详实的财务信息是最有力的证据。

    早在明宙初创时期,深受梁见铖影响,明汐在财务管理上绝不吝啬,现在这些细致入微的财务数据和完整保留的成本票据,成为支撑这场上诉的关键支柱。

    看着美国委员惊讶反应,明汐心里紧张渐渐消散,取而代之,是从心底油然而生的坦然。

    “中国纺织一直秉持着公平、公正、公开的贸易原则,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。”

    “美国本土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遭遇困境,原因是多方面,你们不能将自身竞争力下降的责任推到中国企业身上,这显然是不合理的,也是不负责任的……”

    周律师陈述完毕后,进入法人质询环节。

    意味着明汐要表态了。

    一位委员习惯性地敲了敲长桌,问她:“明小姐,请问需要翻译服务吗?”

    明汐摇头,她不需要。

    梁见铖和周律师都提醒过她:美国律师擅长诱导式询问,稍有不慎就会陷入语言陷阱。因此,面对这些人质询,明汐微微前倾身体,全神贯注地捕捉对方话语中的每一个细节。

    然而,有些问题实在令人啼笑皆非。

    “你的工厂是否使用最便宜的淘汰纺织机床生产布料?”

    明汐凝眉片刻,从容道:“中国的机床产业位居世界第一,在中国采购高端缝纫机的价格,可能比回收二手淘汰机床还要便宜一半以上。我没有任何理由使用二手淘汰设备,这不合理,也不符合商业逻辑。”

    “贵公司是否使用童工?”

    这个问题几乎是必考题。

    明汐语气严肃,回答他们:“禁止使用童工,不仅在美国是法律红线,在中国同样如此。我的公司和工厂在中国经营,一样接受严格的法律监督。”

    随着问题不断抛出,明汐对每一个问题都做出了条理清晰的作答。

    中国或许因历史原因在科技上暂时落后,但中国文化在历史长河始终超前领先。科技是未经时间检验的文化,但文化是历经淬炼的智慧。

    她进一步阐释:“为什么你们看到这些财务票据会如此惊讶?中国之所以能成为制造大国,生产出质优价廉的产品,靠的可能不是更为领先的科技——虽然未来我们可能在科技上超,但目前尚未达到。我们一直领先的是。勤劳、团结、奋斗、艰苦的文化,支撑着无数中国企业将成本控制到极致,把不可能变为可能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出口到贵国的商品,严格遵循贵国的质量标准;我此刻坐在这儿,也是依照贵国法律走上诉流程,还用你们熟悉的语言陈述观点。这,就是中国商品竞争力的原因。我们的优势不仅在于劳动力,更在于完整的产业链。这是我们能做到价廉物美的根本原因。”

    明汐声音清亮沉稳,隔着话筒传给中外媒体,整场表述,她每个英文单词都发音标准而清晰,干脆而有力。

    这些年,她从模仿着梁见铖当老板,当到她自己独当一面,这一路,她不停学习,不停掌握更多知识。

    因为她始终觉得,自己不够好。

    直到现在,她觉得不够好的人,不是她——

    她真的太谦虚了。

    对着停不下来的闪光灯,明汐目光从容,虽然面上没有一点笑容,她的脸看起来还是平和而沉着,从而透出了一份沉淀过的底气。

    听证会进入尾声,一位委员抛出的问题让明汐始料未及:“明小姐,请问您在从事外贸经营期间,是否申请过美国绿卡?”

    这个问题让明汐瞬间明白了美国的傲慢和偏见。她轻轻摇头,语气清淡又明确说:“从未有过。不仅我本人,我的丈夫都未曾申请。今年我们刚刚迎来自己的孩子,以我们的条件,完全有能力获得美国绿卡,但我和我丈夫从未有过这样的考虑。”

    委员似是想调侃,笑着追问:“难道您没有美国梦吗?”

    Nonono!

    明汐笑视对方,第一次在中外媒体面前坦然说起自己的出身,“在中国,我的学历或许算不上传统意义上的大学文凭。如果生在美国,我可能只是底层挣扎的流浪儿,我不知道我这样的人在美国能不能出人头地。但在中国,我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和工厂,还拥有幸福的家庭和可爱的孩子。走到今天,我除了感谢爱我的人,也要感谢我的祖国。”

    后排响起零星掌声,明汐坚持没有回头,直到听证会完全结束,她才轻轻转身,朝着左后方望去。

    梁见铖、身穿正装坐在那里,笑容温柔,目光清润,眼底盛着她无比熟悉的深情。

    曾经,是梁见铖将荣耀和骄傲分享给明小姐;如今,明小姐也以同样璀璨姿态,回应这份深情了。

    听证会上,一直稳定发挥的明汐,朝梁见铖投过来的目光,还透着一点小心翼翼紧张询问。

    仿佛在问:没丢脸吧!对吧?没丢脸吧!

    前一晚在酒店,明汐反复挑选出席听证会的衣服,梁见铖说:“还是第一次见明总对穿着这样在意。”

    明汐紧张万分自我解压说:“明天要是听证会丢了脸,我立马跳进哥伦比亚河……”想了想又说,“不行,还是要回家跳黄浦江!”

    做人,不能给自己丢人;做商人,不能给国家丢人。明汐是这样想的。

    正因为有要求,就有压力,年底这场上诉官司打赢,明宙纺织获得最低税率,沉甸甸的压力还在明汐心里萦绕。

    2009年 12月 31日,奔走半年的明宙赢得了反倾销上诉,一同上诉的十三家企业也全部胜诉。

    当飞机穿越云层,2010年的曙光已然在望。

    十几个小时的航程,明汐身上盖着毯子,脑袋歪在梁见铖怀里,沉沉睡着,北京时间夜里凌晨,飞机即将降落中国海港国际机场,睡着的明汐迷迷糊糊被梁见铖弄醒。

    飞机还没有完全降落。

    明汐睁开眼,坐在靠舷窗边上的梁见铖拉她坐到他的边上。

    明汐不明所以,以为梁见铖让她看海港夜景,待她俯身望向舷窗外,不仅看到了万家灯火,还看到了烟火齐放。

    这是2010年的新年烟火呢!凑巧在飞机降落前看到了。这样的景象很难见到,所以梁见铖才叫醒了睡沉了的明小姐。

    此时,不到千米夜空之下,万家灯火和漫天烟火交相辉映,仿佛整个城市都在迎接2010年的到来。

    “明汐,新年快乐,越来越好。”

    “梁老板,新年快乐,我们会越来越好的。”

    感情越深,祝福越短。

    十指相扣,目光相视,在飞机降落的轰鸣声里,明汐和梁见铖以飞机平安降落的方式,迎来了新的十年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回望过去,千禧年的明汐曾在机遇的浪潮中追逐财富,如一叶扁舟随波逐流。

    但她始终没有迷失方向,坚守本心。如海伦·文德勒说的那句话——“在滚滚红尘之中,也在重重云霄之上”。

    这十年,两人的坚持自我的奋斗,灵魂相契的爱情,一起书写了属于这个时代的华章。

    “洪流无情,我心永恒。”这明汐写给梁见铖的告白;“明日如昼,熠熠生辉。”是梁见铖对明小姐的美好祝愿。

    梦想已然实现,但他们的故事仍在继续。

    然后,无论世界如何变化,明小姐眼前的那片熠熠星海都会在前面等着她。

    如同对梁见铖的而言,他的明小姐始终闪耀明亮。

    就像他们的明日,始终会来,始终如昼。

    2010年之后,中国这个伟大的国家同样以磅礴之势继续前行,无惧风雨,无畏险阻。

    后续——

    2010年 5月,明宙纺织旗下高端户外服饰品牌 Bright惊艳亮相第 41届世博会。

    《明日如昼》正文完于2025.4.24

    2009年 7月 3日,美国商务部对中国聚酯短纤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;

    同年 11月,来自海港和宁市 13家被课以高额反倾销税的纺织企业,一起踏上赴美上诉之路。

    有生之年,明汐从未想过,自己有朝一日会以中国商人的身份,坐在美国华盛顿商务部一楼会议大厅,出席一场面向全球媒体公开的纺织品反倾销上诉听证会——端坐于最中间的陈述席。

    旁听席座无虚席,中外的媒体记者,无数相机镜头如枪口,全部对准陈述席。

    听证会现场的氛围不如想象中肃穆,无形的压迫感也令人紧张。

    文化差异、利益冲突、历史纠葛,种种因素交织在一起,落在明汐心里全是沉甸甸的压力,但她不能退缩,全程明汐挺直脊背,保持着自然的抬头姿势。

    整场听证会,她只回头看了梁见铖一次。但她知道,在长达两小时的听证过程,梁见铖的目光从未从她身上移开。

    首次置身这样的国际大场面,紧张在所难免。但明汐告诉自己,再紧张也要冷静,谦卑也不能失去骄傲,她要在这场听证会,在中外媒体前,当一个有礼有节、有理有据的中国商人。

    只是,还是有点感慨。

    小时候蹲在电线杆广播底下听着国际新闻,听着里面的叽里呱啦的花式英语,一句句跟着念,直到读书有空就记背单词,再在宜城电大学了几年商务英语,海港工作,当外贸业务员……

    当时努力的明小姐只想学好英语多赚到钱,没想到是为了今天。

    梁老板说得好呢,学好他国语言,不是为了走遍世界,而是看清世界。

    只有看清外在,才能见到本心。

    听证会开始,主要由周律师代表明宙陈述观点、提交材料。当一百多斤重的材料被搬上桌面,全场一片哗然——

    这些密密麻麻的文件,全是明宙多年来纺织出口的财务数据和内部资料。

    要证明明宙销往美国的聚酯短纤价格合理,这些详实的财务信息是最有力的证据。

    早在明宙初创时期,深受梁见铖影响,明汐在财务管理上绝不吝啬,现在这些细致入微的财务数据和完整保留的成本票据,成为支撑这场上诉的关键支柱。

    看着美国委员惊讶反应,明汐心里紧张渐渐消散,取而代之,是从心底油然而生的坦然。

    “中国纺织一直秉持着公平、公正、公开的贸易原则,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。”

    “美国本土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遭遇困境,原因是多方面,你们不能将自身竞争力下降的责任推到中国企业身上,这显然是不合理的,也是不负责任的……”

    周律师陈述完毕后,进入法人质询环节。

    意味着明汐要表态了。

    一位委员习惯性地敲了敲长桌,问她:“明小姐,请问需要翻译服务吗?”

    明汐摇头,她不需要。

    梁见铖和周律师都提醒过她:美国律师擅长诱导式询问,稍有不慎就会陷入语言陷阱。因此,面对这些人质询,明汐微微前倾身体,全神贯注地捕捉对方话语中的每一个细节。

    然而,有些问题实在令人啼笑皆非。

    “你的工厂是否使用最便宜的淘汰纺织机床生产布料?”

    明汐凝眉片刻,从容道:“中国的机床产业位居世界第一,在中国采购高端缝纫机的价格,可能比回收二手淘汰机床还要便宜一半以上。我没有任何理由使用二手淘汰设备,这不合理,也不符合商业逻辑。”

    “贵公司是否使用童工?”

    这个问题几乎是必考题。

    明汐语气严肃,回答他们:“禁止使用童工,不仅在美国是法律红线,在中国同样如此。我的公司和工厂在中国经营,一样接受严格的法律监督。”

    随着问题不断抛出,明汐对每一个问题都做出了条理清晰的作答。

    中国或许因历史原因在科技上暂时落后,但中国文化在历史长河始终超前领先。科技是未经时间检验的文化,但文化是历经淬炼的智慧。

    她进一步阐释:“为什么你们看到这些财务票据会如此惊讶?中国之所以能成为制造大国,生产出质优价廉的产品,靠的可能不是更为领先的科技——虽然未来我们可能在科技上超,但目前尚未达到。我们一直领先的是。勤劳、团结、奋斗、艰苦的文化,支撑着无数中国企业将成本控制到极致,把不可能变为可能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出口到贵国的商品,严格遵循贵国的质量标准;我此刻坐在这儿,也是依照贵国法律走上诉流程,还用你们熟悉的语言陈述观点。这,就是中国商品竞争力的原因。我们的优势不仅在于劳动力,更在于完整的产业链。这是我们能做到价廉物美的根本原因。”

    明汐声音清亮沉稳,隔着话筒传给中外媒体,整场表述,她每个英文单词都发音标准而清晰,干脆而有力。

    这些年,她从模仿着梁见铖当老板,当到她自己独当一面,这一路,她不停学习,不停掌握更多知识。

    因为她始终觉得,自己不够好。

    直到现在,她觉得不够好的人,不是她——

    她真的太谦虚了。

    对着停不下来的闪光灯,明汐目光从容,虽然面上没有一点笑容,她的脸看起来还是平和而沉着,从而透出了一份沉淀过的底气。

    听证会进入尾声,一位委员抛出的问题让明汐始料未及:“明小姐,请问您在从事外贸经营期间,是否申请过美国绿卡?”

    这个问题让明汐瞬间明白了美国的傲慢和偏见。她轻轻摇头,语气清淡又明确说:“从未有过。不仅我本人,我的丈夫都未曾申请。今年我们刚刚迎来自己的孩子,以我们的条件,完全有能力获得美国绿卡,但我和我丈夫从未有过这样的考虑。”

    委员似是想调侃,笑着追问:“难道您没有美国梦吗?”

    Nonono!

    明汐笑视对方,第一次在中外媒体面前坦然说起自己的出身,“在中国,我的学历或许算不上传统意义上的大学文凭。如果生在美国,我可能只是底层挣扎的流浪儿,我不知道我这样的人在美国能不能出人头地。但在中国,我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和工厂,还拥有幸福的家庭和可爱的孩子。走到今天,我除了感谢爱我的人,也要感谢我的祖国。”

    后排响起零星掌声,明汐坚持没有回头,直到听证会完全结束,她才轻轻转身,朝着左后方望去。

    梁见铖、身穿正装坐在那里,笑容温柔,目光清润,眼底盛着她无比熟悉的深情。

    曾经,是梁见铖将荣耀和骄傲分享给明小姐;如今,明小姐也以同样璀璨姿态,回应这份深情了。

    听证会上,一直稳定发挥的明汐,朝梁见铖投过来的目光,还透着一点小心翼翼紧张询问。

    仿佛在问:没丢脸吧!对吧?没丢脸吧!

    前一晚在酒店,明汐反复挑选出席听证会的衣服,梁见铖说:“还是第一次见明总对穿着这样在意。”

    明汐紧张万分自我解压说:“明天要是听证会丢了脸,我立马跳进哥伦比亚河……”想了想又说,“不行,还是要回家跳黄浦江!”

    做人,不能给自己丢人;做商人,不能给国家丢人。明汐是这样想的。

    正因为有要求,就有压力,年底这场上诉官司打赢,明宙纺织获得最低税率,沉甸甸的压力还在明汐心里萦绕。

    2009年 12月 31日,奔走半年的明宙赢得了反倾销上诉,一同上诉的十三家企业也全部胜诉。

    当飞机穿越云层,2010年的曙光已然在望。

    十几个小时的航程,明汐身上盖着毯子,脑袋歪在梁见铖怀里,沉沉睡着,北京时间夜里凌晨,飞机即将降落中国海港国际机场,睡着的明汐迷迷糊糊被梁见铖弄醒。

    飞机还没有完全降落。

    明汐睁开眼,坐在靠舷窗边上的梁见铖拉她坐到他的边上。

    明汐不明所以,以为梁见铖让她看海港夜景,待她俯身望向舷窗外,不仅看到了万家灯火,还看到了烟火齐放。

    这是2010年的新年烟火呢!凑巧在飞机降落前看到了。这样的景象很难见到,所以梁见铖才叫醒了睡沉了的明小姐。

    此时,不到千米夜空之下,万家灯火和漫天烟火交相辉映,仿佛整个城市都在迎接2010年的到来。

    “明汐,新年快乐,越来越好。”

    “梁老板,新年快乐,我们会越来越好的。”

    感情越深,祝福越短。

    十指相扣,目光相视,在飞机降落的轰鸣声里,明汐和梁见铖以飞机平安降落的方式,迎来了新的十年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回望过去,千禧年的明汐曾在机遇的浪潮中追逐财富,如一叶扁舟随波逐流。

    但她始终没有迷失方向,坚守本心。如海伦·文德勒说的那句话——“在滚滚红尘之中,也在重重云霄之上”。

    这十年,两人的坚持自我的奋斗,灵魂相契的爱情,一起书写了属于这个时代的华章。

    “洪流无情,我心永恒。”这明汐写给梁见铖的告白;“明日如昼,熠熠生辉。”是梁见铖对明小姐的美好祝愿。

    梦想已然实现,但他们的故事仍在继续。

    然后,无论世界如何变化,明小姐眼前的那片熠熠星海都会在前面等着她。

    如同对梁见铖的而言,他的明小姐始终闪耀明亮。

    就像他们的明日,始终会来,始终如昼。

    2010年之后,中国这个伟大的国家同样以磅礴之势继续前行,无惧风雨,无畏险阻。

    后续——

    2010年 5月,明宙纺织旗下高端户外服饰品牌 Bright惊艳亮相第 41届世博会。

    《明日如昼》正文完于2025.4.24

    2009年 7月 3日,美国商务部对中国聚酯短纤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;

    同年 11月,来自海港和宁市 13家被课以高额反倾销税的纺织企业,一起踏上赴美上诉之路。

    有生之年,明汐从未想过,自己有朝一日会以中国商人的身份,坐在美国华盛顿商务部一楼会议大厅,出席一场面向全球媒体公开的纺织品反倾销上诉听证会——端坐于最中间的陈述席。

    旁听席座无虚席,中外的媒体记者,无数相机镜头如枪口,全部对准陈述席。

    听证会现场的氛围不如想象中肃穆,无形的压迫感也令人紧张。

    文化差异、利益冲突、历史纠葛,种种因素交织在一起,落在明汐心里全是沉甸甸的压力,但她不能退缩,全程明汐挺直脊背,保持着自然的抬头姿势。

    整场听证会,她只回头看了梁见铖一次。但她知道,在长达两小时的听证过程,梁见铖的目光从未从她身上移开。

    首次置身这样的国际大场面,紧张在所难免。但明汐告诉自己,再紧张也要冷静,谦卑也不能失去骄傲,她要在这场听证会,在中外媒体前,当一个有礼有节、有理有据的中国商人。

    只是,还是有点感慨。

    小时候蹲在电线杆广播底下听着国际新闻,听着里面的叽里呱啦的花式英语,一句句跟着念,直到读书有空就记背单词,再在宜城电大学了几年商务英语,海港工作,当外贸业务员……

    当时努力的明小姐只想学好英语多赚到钱,没想到是为了今天。

    梁老板说得好呢,学好他国语言,不是为了走遍世界,而是看清世界。

    只有看清外在,才能见到本心。

    听证会开始,主要由周律师代表明宙陈述观点、提交材料。当一百多斤重的材料被搬上桌面,全场一片哗然——

    这些密密麻麻的文件,全是明宙多年来纺织出口的财务数据和内部资料。

    要证明明宙销往美国的聚酯短纤价格合理,这些详实的财务信息是最有力的证据。

    早在明宙初创时期,深受梁见铖影响,明汐在财务管理上绝不吝啬,现在这些细致入微的财务数据和完整保留的成本票据,成为支撑这场上诉的关键支柱。

    看着美国委员惊讶反应,明汐心里紧张渐渐消散,取而代之,是从心底油然而生的坦然。

    “中国纺织一直秉持着公平、公正、公开的贸易原则,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。”

    “美国本土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遭遇困境,原因是多方面,你们不能将自身竞争力下降的责任推到中国企业身上,这显然是不合理的,也是不负责任的……”

    周律师陈述完毕后,进入法人质询环节。

    意味着明汐要表态了。

    一位委员习惯性地敲了敲长桌,问她:“明小姐,请问需要翻译服务吗?”

    明汐摇头,她不需要。

    梁见铖和周律师都提醒过她:美国律师擅长诱导式询问,稍有不慎就会陷入语言陷阱。因此,面对这些人质询,明汐微微前倾身体,全神贯注地捕捉对方话语中的每一个细节。

    然而,有些问题实在令人啼笑皆非。

    “你的工厂是否使用最便宜的淘汰纺织机床生产布料?”

    明汐凝眉片刻,从容道:“中国的机床产业位居世界第一,在中国采购高端缝纫机的价格,可能比回收二手淘汰机床还要便宜一半以上。我没有任何理由使用二手淘汰设备,这不合理,也不符合商业逻辑。”

    “贵公司是否使用童工?”

    这个问题几乎是必考题。

    明汐语气严肃,回答他们:“禁止使用童工,不仅在美国是法律红线,在中国同样如此。我的公司和工厂在中国经营,一样接受严格的法律监督。”

    随着问题不断抛出,明汐对每一个问题都做出了条理清晰的作答。

    中国或许因历史原因在科技上暂时落后,但中国文化在历史长河始终超前领先。科技是未经时间检验的文化,但文化是历经淬炼的智慧。

    她进一步阐释:“为什么你们看到这些财务票据会如此惊讶?中国之所以能成为制造大国,生产出质优价廉的产品,靠的可能不是更为领先的科技——虽然未来我们可能在科技上超,但目前尚未达到。我们一直领先的是。勤劳、团结、奋斗、艰苦的文化,支撑着无数中国企业将成本控制到极致,把不可能变为可能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出口到贵国的商品,严格遵循贵国的质量标准;我此刻坐在这儿,也是依照贵国法律走上诉流程,还用你们熟悉的语言陈述观点。这,就是中国商品竞争力的原因。我们的优势不仅在于劳动力,更在于完整的产业链。这是我们能做到价廉物美的根本原因。”

    明汐声音清亮沉稳,隔着话筒传给中外媒体,整场表述,她每个英文单词都发音标准而清晰,干脆而有力。

    这些年,她从模仿着梁见铖当老板,当到她自己独当一面,这一路,她不停学习,不停掌握更多知识。

    因为她始终觉得,自己不够好。

    直到现在,她觉得不够好的人,不是她——

    她真的太谦虚了。

    对着停不下来的闪光灯,明汐目光从容,虽然面上没有一点笑容,她的脸看起来还是平和而沉着,从而透出了一份沉淀过的底气。

    听证会进入尾声,一位委员抛出的问题让明汐始料未及:“明小姐,请问您在从事外贸经营期间,是否申请过美国绿卡?”

    这个问题让明汐瞬间明白了美国的傲慢和偏见。她轻轻摇头,语气清淡又明确说:“从未有过。不仅我本人,我的丈夫都未曾申请。今年我们刚刚迎来自己的孩子,以我们的条件,完全有能力获得美国绿卡,但我和我丈夫从未有过这样的考虑。”

    委员似是想调侃,笑着追问:“难道您没有美国梦吗?”

    Nonono!

    明汐笑视对方,第一次在中外媒体面前坦然说起自己的出身,“在中国,我的学历或许算不上传统意义上的大学文凭。如果生在美国,我可能只是底层挣扎的流浪儿,我不知道我这样的人在美国能不能出人头地。但在中国,我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和工厂,还拥有幸福的家庭和可爱的孩子。走到今天,我除了感谢爱我的人,也要感谢我的祖国。”

    后排响起零星掌声,明汐坚持没有回头,直到听证会完全结束,她才轻轻转身,朝着左后方望去。

    梁见铖、身穿正装坐在那里,笑容温柔,目光清润,眼底盛着她无比熟悉的深情。

    曾经,是梁见铖将荣耀和骄傲分享给明小姐;如今,明小姐也以同样璀璨姿态,回应这份深情了。

    听证会上,一直稳定发挥的明汐,朝梁见铖投过来的目光,还透着一点小心翼翼紧张询问。

    仿佛在问:没丢脸吧!对吧?没丢脸吧!

    前一晚在酒店,明汐反复挑选出席听证会的衣服,梁见铖说:“还是第一次见明总对穿着这样在意。”

    明汐紧张万分自我解压说:“明天要是听证会丢了脸,我立马跳进哥伦比亚河……”想了想又说,“不行,还是要回家跳黄浦江!”

    做人,不能给自己丢人;做商人,不能给国家丢人。明汐是这样想的。

    正因为有要求,就有压力,年底这场上诉官司打赢,明宙纺织获得最低税率,沉甸甸的压力还在明汐心里萦绕。

    2009年 12月 31日,奔走半年的明宙赢得了反倾销上诉,一同上诉的十三家企业也全部胜诉。

    当飞机穿越云层,2010年的曙光已然在望。

    十几个小时的航程,明汐身上盖着毯子,脑袋歪在梁见铖怀里,沉沉睡着,北京时间夜里凌晨,飞机即将降落中国海港国际机场,睡着的明汐迷迷糊糊被梁见铖弄醒。

    飞机还没有完全降落。

    明汐睁开眼,坐在靠舷窗边上的梁见铖拉她坐到他的边上。

    明汐不明所以,以为梁见铖让她看海港夜景,待她俯身望向舷窗外,不仅看到了万家灯火,还看到了烟火齐放。

    这是2010年的新年烟火呢!凑巧在飞机降落前看到了。这样的景象很难见到,所以梁见铖才叫醒了睡沉了的明小姐。

    此时,不到千米夜空之下,万家灯火和漫天烟火交相辉映,仿佛整个城市都在迎接2010年的到来。

    “明汐,新年快乐,越来越好。”

    “梁老板,新年快乐,我们会越来越好的。”

    感情越深,祝福越短。

    十指相扣,目光相视,在飞机降落的轰鸣声里,明汐和梁见铖以飞机平安降落的方式,迎来了新的十年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回望过去,千禧年的明汐曾在机遇的浪潮中追逐财富,如一叶扁舟随波逐流。

    但她始终没有迷失方向,坚守本心。如海伦·文德勒说的那句话——“在滚滚红尘之中,也在重重云霄之上”。

    这十年,两人的坚持自我的奋斗,灵魂相契的爱情,一起书写了属于这个时代的华章。

    “洪流无情,我心永恒。”这明汐写给梁见铖的告白;“明日如昼,熠熠生辉。”是梁见铖对明小姐的美好祝愿。

    梦想已然实现,但他们的故事仍在继续。

    然后,无论世界如何变化,明小姐眼前的那片熠熠星海都会在前面等着她。

    如同对梁见铖的而言,他的明小姐始终闪耀明亮。

    就像他们的明日,始终会来,始终如昼。

    2010年之后,中国这个伟大的国家同样以磅礴之势继续前行,无惧风雨,无畏险阻。

    后续——

    2010年 5月,明宙纺织旗下高端户外服饰品牌 Bright惊艳亮相第 41届世博会。

    《明日如昼》正文完于2025.4.24

    2009年 7月 3日,美国商务部对中国聚酯短纤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;

    同年 11月,来自海港和宁市 13家被课以高额反倾销税的纺织企业,一起踏上赴美上诉之路。

    有生之年,明汐从未想过,自己有朝一日会以中国商人的身份,坐在美国华盛顿商务部一楼会议大厅,出席一场面向全球媒体公开的纺织品反倾销上诉听证会——端坐于最中间的陈述席。

    旁听席座无虚席,中外的媒体记者,无数相机镜头如枪口,全部对准陈述席。

    听证会现场的氛围不如想象中肃穆,无形的压迫感也令人紧张。

    文化差异、利益冲突、历史纠葛,种种因素交织在一起,落在明汐心里全是沉甸甸的压力,但她不能退缩,全程明汐挺直脊背,保持着自然的抬头姿势。

    整场听证会,她只回头看了梁见铖一次。但她知道,在长达两小时的听证过程,梁见铖的目光从未从她身上移开。

    首次置身这样的国际大场面,紧张在所难免。但明汐告诉自己,再紧张也要冷静,谦卑也不能失去骄傲,她要在这场听证会,在中外媒体前,当一个有礼有节、有理有据的中国商人。

    只是,还是有点感慨。

    小时候蹲在电线杆广播底下听着国际新闻,听着里面的叽里呱啦的花式英语,一句句跟着念,直到读书有空就记背单词,再在宜城电大学了几年商务英语,海港工作,当外贸业务员……

    当时努力的明小姐只想学好英语多赚到钱,没想到是为了今天。

    梁老板说得好呢,学好他国语言,不是为了走遍世界,而是看清世界。

    只有看清外在,才能见到本心。

    听证会开始,主要由周律师代表明宙陈述观点、提交材料。当一百多斤重的材料被搬上桌面,全场一片哗然——

    这些密密麻麻的文件,全是明宙多年来纺织出口的财务数据和内部资料。

    要证明明宙销往美国的聚酯短纤价格合理,这些详实的财务信息是最有力的证据。

    早在明宙初创时期,深受梁见铖影响,明汐在财务管理上绝不吝啬,现在这些细致入微的财务数据和完整保留的成本票据,成为支撑这场上诉的关键支柱。

    看着美国委员惊讶反应,明汐心里紧张渐渐消散,取而代之,是从心底油然而生的坦然。

    “中国纺织一直秉持着公平、公正、公开的贸易原则,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。”

    “美国本土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遭遇困境,原因是多方面,你们不能将自身竞争力下降的责任推到中国企业身上,这显然是不合理的,也是不负责任的……”

    周律师陈述完毕后,进入法人质询环节。

    意味着明汐要表态了。

    一位委员习惯性地敲了敲长桌,问她:“明小姐,请问需要翻译服务吗?”

    明汐摇头,她不需要。

    梁见铖和周律师都提醒过她:美国律师擅长诱导式询问,稍有不慎就会陷入语言陷阱。因此,面对这些人质询,明汐微微前倾身体,全神贯注地捕捉对方话语中的每一个细节。

    然而,有些问题实在令人啼笑皆非。

    “你的工厂是否使用最便宜的淘汰纺织机床生产布料?”

    明汐凝眉片刻,从容道:“中国的机床产业位居世界第一,在中国采购高端缝纫机的价格,可能比回收二手淘汰机床还要便宜一半以上。我没有任何理由使用二手淘汰设备,这不合理,也不符合商业逻辑。”

    “贵公司是否使用童工?”

    这个问题几乎是必考题。

    明汐语气严肃,回答他们:“禁止使用童工,不仅在美国是法律红线,在中国同样如此。我的公司和工厂在中国经营,一样接受严格的法律监督。”

    随着问题不断抛出,明汐对每一个问题都做出了条理清晰的作答。

    中国或许因历史原因在科技上暂时落后,但中国文化在历史长河始终超前领先。科技是未经时间检验的文化,但文化是历经淬炼的智慧。

    她进一步阐释:“为什么你们看到这些财务票据会如此惊讶?中国之所以能成为制造大国,生产出质优价廉的产品,靠的可能不是更为领先的科技——虽然未来我们可能在科技上超,但目前尚未达到。我们一直领先的是。勤劳、团结、奋斗、艰苦的文化,支撑着无数中国企业将成本控制到极致,把不可能变为可能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出口到贵国的商品,严格遵循贵国的质量标准;我此刻坐在这儿,也是依照贵国法律走上诉流程,还用你们熟悉的语言陈述观点。这,就是中国商品竞争力的原因。我们的优势不仅在于劳动力,更在于完整的产业链。这是我们能做到价廉物美的根本原因。”

    明汐声音清亮沉稳,隔着话筒传给中外媒体,整场表述,她每个英文单词都发音标准而清晰,干脆而有力。

    这些年,她从模仿着梁见铖当老板,当到她自己独当一面,这一路,她不停学习,不停掌握更多知识。

    因为她始终觉得,自己不够好。

    直到现在,她觉得不够好的人,不是她——

    她真的太谦虚了。

    对着停不下来的闪光灯,明汐目光从容,虽然面上没有一点笑容,她的脸看起来还是平和而沉着,从而透出了一份沉淀过的底气。

    听证会进入尾声,一位委员抛出的问题让明汐始料未及:“明小姐,请问您在从事外贸经营期间,是否申请过美国绿卡?”

    这个问题让明汐瞬间明白了美国的傲慢和偏见。她轻轻摇头,语气清淡又明确说:“从未有过。不仅我本人,我的丈夫都未曾申请。今年我们刚刚迎来自己的孩子,以我们的条件,完全有能力获得美国绿卡,但我和我丈夫从未有过这样的考虑。”

    委员似是想调侃,笑着追问:“难道您没有美国梦吗?”

    Nonono!

    明汐笑视对方,第一次在中外媒体面前坦然说起自己的出身,“在中国,我的学历或许算不上传统意义上的大学文凭。如果生在美国,我可能只是底层挣扎的流浪儿,我不知道我这样的人在美国能不能出人头地。但在中国,我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和工厂,还拥有幸福的家庭和可爱的孩子。走到今天,我除了感谢爱我的人,也要感谢我的祖国。”

    后排响起零星掌声,明汐坚持没有回头,直到听证会完全结束,她才轻轻转身,朝着左后方望去。

    梁见铖、身穿正装坐在那里,笑容温柔,目光清润,眼底盛着她无比熟悉的深情。

    曾经,是梁见铖将荣耀和骄傲分享给明小姐;如今,明小姐也以同样璀璨姿态,回应这份深情了。

    听证会上,一直稳定发挥的明汐,朝梁见铖投过来的目光,还透着一点小心翼翼紧张询问。

    仿佛在问:没丢脸吧!对吧?没丢脸吧!

    前一晚在酒店,明汐反复挑选出席听证会的衣服,梁见铖说:“还是第一次见明总对穿着这样在意。”

    明汐紧张万分自我解压说:“明天要是听证会丢了脸,我立马跳进哥伦比亚河……”想了想又说,“不行,还是要回家跳黄浦江!”

    做人,不能给自己丢人;做商人,不能给国家丢人。明汐是这样想的。

    正因为有要求,就有压力,年底这场上诉官司打赢,明宙纺织获得最低税率,沉甸甸的压力还在明汐心里萦绕。

    2009年 12月 31日,奔走半年的明宙赢得了反倾销上诉,一同上诉的十三家企业也全部胜诉。

    当飞机穿越云层,2010年的曙光已然在望。

    十几个小时的航程,明汐身上盖着毯子,脑袋歪在梁见铖怀里,沉沉睡着,北京时间夜里凌晨,飞机即将降落中国海港国际机场,睡着的明汐迷迷糊糊被梁见铖弄醒。

    飞机还没有完全降落。

    明汐睁开眼,坐在靠舷窗边上的梁见铖拉她坐到他的边上。

    明汐不明所以,以为梁见铖让她看海港夜景,待她俯身望向舷窗外,不仅看到了万家灯火,还看到了烟火齐放。

    这是2010年的新年烟火呢!凑巧在飞机降落前看到了。这样的景象很难见到,所以梁见铖才叫醒了睡沉了的明小姐。

    此时,不到千米夜空之下,万家灯火和漫天烟火交相辉映,仿佛整个城市都在迎接2010年的到来。

    “明汐,新年快乐,越来越好。”

    “梁老板,新年快乐,我们会越来越好的。”

    感情越深,祝福越短。

    十指相扣,目光相视,在飞机降落的轰鸣声里,明汐和梁见铖以飞机平安降落的方式,迎来了新的十年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回望过去,千禧年的明汐曾在机遇的浪潮中追逐财富,如一叶扁舟随波逐流。

    但她始终没有迷失方向,坚守本心。如海伦·文德勒说的那句话——“在滚滚红尘之中,也在重重云霄之上”。

    这十年,两人的坚持自我的奋斗,灵魂相契的爱情,一起书写了属于这个时代的华章。

    “洪流无情,我心永恒。”这明汐写给梁见铖的告白;“明日如昼,熠熠生辉。”是梁见铖对明小姐的美好祝愿。

    梦想已然实现,但他们的故事仍在继续。

    然后,无论世界如何变化,明小姐眼前的那片熠熠星海都会在前面等着她。

    如同对梁见铖的而言,他的明小姐始终闪耀明亮。

    就像他们的明日,始终会来,始终如昼。

    2010年之后,中国这个伟大的国家同样以磅礴之势继续前行,无惧风雨,无畏险阻。

    后续——

    2010年 5月,明宙纺织旗下高端户外服饰品牌 Bright惊艳亮相第 41届世博会。

    《明日如昼》正文完于2025.4.24

    2009年 7月 3日,美国商务部对中国聚酯短纤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;

    同年 11月,来自海港和宁市 13家被课以高额反倾销税的纺织企业,一起踏上赴美上诉之路。

    有生之年,明汐从未想过,自己有朝一日会以中国商人的身份,坐在美国华盛顿商务部一楼会议大厅,出席一场面向全球媒体公开的纺织品反倾销上诉听证会——端坐于最中间的陈述席。

    旁听席座无虚席,中外的媒体记者,无数相机镜头如枪口,全部对准陈述席。

    听证会现场的氛围不如想象中肃穆,无形的压迫感也令人紧张。

    文化差异、利益冲突、历史纠葛,种种因素交织在一起,落在明汐心里全是沉甸甸的压力,但她不能退缩,全程明汐挺直脊背,保持着自然的抬头姿势。

    整场听证会,她只回头看了梁见铖一次。但她知道,在长达两小时的听证过程,梁见铖的目光从未从她身上移开。

    首次置身这样的国际大场面,紧张在所难免。但明汐告诉自己,再紧张也要冷静,谦卑也不能失去骄傲,她要在这场听证会,在中外媒体前,当一个有礼有节、有理有据的中国商人。

    只是,还是有点感慨。

    小时候蹲在电线杆广播底下听着国际新闻,听着里面的叽里呱啦的花式英语,一句句跟着念,直到读书有空就记背单词,再在宜城电大学了几年商务英语,海港工作,当外贸业务员……

    当时努力的明小姐只想学好英语多赚到钱,没想到是为了今天。

    梁老板说得好呢,学好他国语言,不是为了走遍世界,而是看清世界。

    只有看清外在,才能见到本心。

    听证会开始,主要由周律师代表明宙陈述观点、提交材料。当一百多斤重的材料被搬上桌面,全场一片哗然——

    这些密密麻麻的文件,全是明宙多年来纺织出口的财务数据和内部资料。

    要证明明宙销往美国的聚酯短纤价格合理,这些详实的财务信息是最有力的证据。

    早在明宙初创时期,深受梁见铖影响,明汐在财务管理上绝不吝啬,现在这些细致入微的财务数据和完整保留的成本票据,成为支撑这场上诉的关键支柱。

    看着美国委员惊讶反应,明汐心里紧张渐渐消散,取而代之,是从心底油然而生的坦然。

    “中国纺织一直秉持着公平、公正、公开的贸易原则,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。”

    “美国本土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遭遇困境,原因是多方面,你们不能将自身竞争力下降的责任推到中国企业身上,这显然是不合理的,也是不负责任的……”

    周律师陈述完毕后,进入法人质询环节。

    意味着明汐要表态了。

    一位委员习惯性地敲了敲长桌,问她:“明小姐,请问需要翻译服务吗?”

    明汐摇头,她不需要。

    梁见铖和周律师都提醒过她:美国律师擅长诱导式询问,稍有不慎就会陷入语言陷阱。因此,面对这些人质询,明汐微微前倾身体,全神贯注地捕捉对方话语中的每一个细节。

    然而,有些问题实在令人啼笑皆非。

    “你的工厂是否使用最便宜的淘汰纺织机床生产布料?”

    明汐凝眉片刻,从容道:“中国的机床产业位居世界第一,在中国采购高端缝纫机的价格,可能比回收二手淘汰机床还要便宜一半以上。我没有任何理由使用二手淘汰设备,这不合理,也不符合商业逻辑。”

    “贵公司是否使用童工?”

    这个问题几乎是必考题。

    明汐语气严肃,回答他们:“禁止使用童工,不仅在美国是法律红线,在中国同样如此。我的公司和工厂在中国经营,一样接受严格的法律监督。”

    随着问题不断抛出,明汐对每一个问题都做出了条理清晰的作答。

    中国或许因历史原因在科技上暂时落后,但中国文化在历史长河始终超前领先。科技是未经时间检验的文化,但文化是历经淬炼的智慧。

    她进一步阐释:“为什么你们看到这些财务票据会如此惊讶?中国之所以能成为制造大国,生产出质优价廉的产品,靠的可能不是更为领先的科技——虽然未来我们可能在科技上超,但目前尚未达到。我们一直领先的是。勤劳、团结、奋斗、艰苦的文化,支撑着无数中国企业将成本控制到极致,把不可能变为可能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出口到贵国的商品,严格遵循贵国的质量标准;我此刻坐在这儿,也是依照贵国法律走上诉流程,还用你们熟悉的语言陈述观点。这,就是中国商品竞争力的原因。我们的优势不仅在于劳动力,更在于完整的产业链。这是我们能做到价廉物美的根本原因。”

    明汐声音清亮沉稳,隔着话筒传给中外媒体,整场表述,她每个英文单词都发音标准而清晰,干脆而有力。

    这些年,她从模仿着梁见铖当老板,当到她自己独当一面,这一路,她不停学习,不停掌握更多知识。

    因为她始终觉得,自己不够好。

    直到现在,她觉得不够好的人,不是她——

    她真的太谦虚了。

    对着停不下来的闪光灯,明汐目光从容,虽然面上没有一点笑容,她的脸看起来还是平和而沉着,从而透出了一份沉淀过的底气。

    听证会进入尾声,一位委员抛出的问题让明汐始料未及:“明小姐,请问您在从事外贸经营期间,是否申请过美国绿卡?”

    这个问题让明汐瞬间明白了美国的傲慢和偏见。她轻轻摇头,语气清淡又明确说:“从未有过。不仅我本人,我的丈夫都未曾申请。今年我们刚刚迎来自己的孩子,以我们的条件,完全有能力获得美国绿卡,但我和我丈夫从未有过这样的考虑。”

    委员似是想调侃,笑着追问:“难道您没有美国梦吗?”

    Nonono!

    明汐笑视对方,第一次在中外媒体面前坦然说起自己的出身,“在中国,我的学历或许算不上传统意义上的大学文凭。如果生在美国,我可能只是底层挣扎的流浪儿,我不知道我这样的人在美国能不能出人头地。但在中国,我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和工厂,还拥有幸福的家庭和可爱的孩子。走到今天,我除了感谢爱我的人,也要感谢我的祖国。”

    后排响起零星掌声,明汐坚持没有回头,直到听证会完全结束,她才轻轻转身,朝着左后方望去。

    梁见铖、身穿正装坐在那里,笑容温柔,目光清润,眼底盛着她无比熟悉的深情。

    曾经,是梁见铖将荣耀和骄傲分享给明小姐;如今,明小姐也以同样璀璨姿态,回应这份深情了。

    听证会上,一直稳定发挥的明汐,朝梁见铖投过来的目光,还透着一点小心翼翼紧张询问。

    仿佛在问:没丢脸吧!对吧?没丢脸吧!

    前一晚在酒店,明汐反复挑选出席听证会的衣服,梁见铖说:“还是第一次见明总对穿着这样在意。”

    明汐紧张万分自我解压说:“明天要是听证会丢了脸,我立马跳进哥伦比亚河……”想了想又说,“不行,还是要回家跳黄浦江!”

    做人,不能给自己丢人;做商人,不能给国家丢人。明汐是这样想的。

    正因为有要求,就有压力,年底这场上诉官司打赢,明宙纺织获得最低税率,沉甸甸的压力还在明汐心里萦绕。

    2009年 12月 31日,奔走半年的明宙赢得了反倾销上诉,一同上诉的十三家企业也全部胜诉。

    当飞机穿越云层,2010年的曙光已然在望。

    十几个小时的航程,明汐身上盖着毯子,脑袋歪在梁见铖怀里,沉沉睡着,北京时间夜里凌晨,飞机即将降落中国海港国际机场,睡着的明汐迷迷糊糊被梁见铖弄醒。

    飞机还没有完全降落。

    明汐睁开眼,坐在靠舷窗边上的梁见铖拉她坐到他的边上。

    明汐不明所以,以为梁见铖让她看海港夜景,待她俯身望向舷窗外,不仅看到了万家灯火,还看到了烟火齐放。

    这是2010年的新年烟火呢!凑巧在飞机降落前看到了。这样的景象很难见到,所以梁见铖才叫醒了睡沉了的明小姐。

    此时,不到千米夜空之下,万家灯火和漫天烟火交相辉映,仿佛整个城市都在迎接2010年的到来。

    “明汐,新年快乐,越来越好。”

    “梁老板,新年快乐,我们会越来越好的。”

    感情越深,祝福越短。

    十指相扣,目光相视,在飞机降落的轰鸣声里,明汐和梁见铖以飞机平安降落的方式,迎来了新的十年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回望过去,千禧年的明汐曾在机遇的浪潮中追逐财富,如一叶扁舟随波逐流。

    但她始终没有迷失方向,坚守本心。如海伦·文德勒说的那句话——“在滚滚红尘之中,也在重重云霄之上”。

    这十年,两人的坚持自我的奋斗,灵魂相契的爱情,一起书写了属于这个时代的华章。

    “洪流无情,我心永恒。”这明汐写给梁见铖的告白;“明日如昼,熠熠生辉。”是梁见铖对明小姐的美好祝愿。

    梦想已然实现,但他们的故事仍在继续。

    然后,无论世界如何变化,明小姐眼前的那片熠熠星海都会在前面等着她。

    如同对梁见铖的而言,他的明小姐始终闪耀明亮。

    就像他们的明日,始终会来,始终如昼。

    2010年之后,中国这个伟大的国家同样以磅礴之势继续前行,无惧风雨,无畏险阻。

    后续——

    2010年 5月,明宙纺织旗下高端户外服饰品牌 Bright惊艳亮相第 41届世博会。

    《明日如昼》正文完于2025.4.24

    2009年 7月 3日,美国商务部对中国聚酯短纤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;

    同年 11月,来自海港和宁市 13家被课以高额反倾销税的纺织企业,一起踏上赴美上诉之路。

    有生之年,明汐从未想过,自己有朝一日会以中国商人的身份,坐在美国华盛顿商务部一楼会议大厅,出席一场面向全球媒体公开的纺织品反倾销上诉听证会——端坐于最中间的陈述席。

    旁听席座无虚席,中外的媒体记者,无数相机镜头如枪口,全部对准陈述席。

    听证会现场的氛围不如想象中肃穆,无形的压迫感也令人紧张。

    文化差异、利益冲突、历史纠葛,种种因素交织在一起,落在明汐心里全是沉甸甸的压力,但她不能退缩,全程明汐挺直脊背,保持着自然的抬头姿势。

    整场听证会,她只回头看了梁见铖一次。但她知道,在长达两小时的听证过程,梁见铖的目光从未从她身上移开。

    首次置身这样的国际大场面,紧张在所难免。但明汐告诉自己,再紧张也要冷静,谦卑也不能失去骄傲,她要在这场听证会,在中外媒体前,当一个有礼有节、有理有据的中国商人。

    只是,还是有点感慨。

    小时候蹲在电线杆广播底下听着国际新闻,听着里面的叽里呱啦的花式英语,一句句跟着念,直到读书有空就记背单词,再在宜城电大学了几年商务英语,海港工作,当外贸业务员……

    当时努力的明小姐只想学好英语多赚到钱,没想到是为了今天。

    梁老板说得好呢,学好他国语言,不是为了走遍世界,而是看清世界。

    只有看清外在,才能见到本心。

    听证会开始,主要由周律师代表明宙陈述观点、提交材料。当一百多斤重的材料被搬上桌面,全场一片哗然——

    这些密密麻麻的文件,全是明宙多年来纺织出口的财务数据和内部资料。

    要证明明宙销往美国的聚酯短纤价格合理,这些详实的财务信息是最有力的证据。

    早在明宙初创时期,深受梁见铖影响,明汐在财务管理上绝不吝啬,现在这些细致入微的财务数据和完整保留的成本票据,成为支撑这场上诉的关键支柱。

    看着美国委员惊讶反应,明汐心里紧张渐渐消散,取而代之,是从心底油然而生的坦然。

    “中国纺织一直秉持着公平、公正、公开的贸易原则,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。”

    “美国本土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遭遇困境,原因是多方面,你们不能将自身竞争力下降的责任推到中国企业身上,这显然是不合理的,也是不负责任的……”

    周律师陈述完毕后,进入法人质询环节。

    意味着明汐要表态了。

    一位委员习惯性地敲了敲长桌,问她:“明小姐,请问需要翻译服务吗?”

    明汐摇头,她不需要。

    梁见铖和周律师都提醒过她:美国律师擅长诱导式询问,稍有不慎就会陷入语言陷阱。因此,面对这些人质询,明汐微微前倾身体,全神贯注地捕捉对方话语中的每一个细节。

    然而,有些问题实在令人啼笑皆非。

    “你的工厂是否使用最便宜的淘汰纺织机床生产布料?”

    明汐凝眉片刻,从容道:“中国的机床产业位居世界第一,在中国采购高端缝纫机的价格,可能比回收二手淘汰机床还要便宜一半以上。我没有任何理由使用二手淘汰设备,这不合理,也不符合商业逻辑。”

    “贵公司是否使用童工?”

    这个问题几乎是必考题。

    明汐语气严肃,回答他们:“禁止使用童工,不仅在美国是法律红线,在中国同样如此。我的公司和工厂在中国经营,一样接受严格的法律监督。”

    随着问题不断抛出,明汐对每一个问题都做出了条理清晰的作答。

    中国或许因历史原因在科技上暂时落后,但中国文化在历史长河始终超前领先。科技是未经时间检验的文化,但文化是历经淬炼的智慧。

    她进一步阐释:“为什么你们看到这些财务票据会如此惊讶?中国之所以能成为制造大国,生产出质优价廉的产品,靠的可能不是更为领先的科技——虽然未来我们可能在科技上超,但目前尚未达到。我们一直领先的是。勤劳、团结、奋斗、艰苦的文化,支撑着无数中国企业将成本控制到极致,把不可能变为可能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出口到贵国的商品,严格遵循贵国的质量标准;我此刻坐在这儿,也是依照贵国法律走上诉流程,还用你们熟悉的语言陈述观点。这,就是中国商品竞争力的原因。我们的优势不仅在于劳动力,更在于完整的产业链。这是我们能做到价廉物美的根本原因。”

    明汐声音清亮沉稳,隔着话筒传给中外媒体,整场表述,她每个英文单词都发音标准而清晰,干脆而有力。

    这些年,她从模仿着梁见铖当老板,当到她自己独当一面,这一路,她不停学习,不停掌握更多知识。

    因为她始终觉得,自己不够好。

    直到现在,她觉得不够好的人,不是她——

    她真的太谦虚了。

    对着停不下来的闪光灯,明汐目光从容,虽然面上没有一点笑容,她的脸看起来还是平和而沉着,从而透出了一份沉淀过的底气。

    听证会进入尾声,一位委员抛出的问题让明汐始料未及:“明小姐,请问您在从事外贸经营期间,是否申请过美国绿卡?”

    这个问题让明汐瞬间明白了美国的傲慢和偏见。她轻轻摇头,语气清淡又明确说:“从未有过。不仅我本人,我的丈夫都未曾申请。今年我们刚刚迎来自己的孩子,以我们的条件,完全有能力获得美国绿卡,但我和我丈夫从未有过这样的考虑。”

    委员似是想调侃,笑着追问:“难道您没有美国梦吗?”

    Nonono!

    明汐笑视对方,第一次在中外媒体面前坦然说起自己的出身,“在中国,我的学历或许算不上传统意义上的大学文凭。如果生在美国,我可能只是底层挣扎的流浪儿,我不知道我这样的人在美国能不能出人头地。但在中国,我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和工厂,还拥有幸福的家庭和可爱的孩子。走到今天,我除了感谢爱我的人,也要感谢我的祖国。”

    后排响起零星掌声,明汐坚持没有回头,直到听证会完全结束,她才轻轻转身,朝着左后方望去。

    梁见铖、身穿正装坐在那里,笑容温柔,目光清润,眼底盛着她无比熟悉的深情。

    曾经,是梁见铖将荣耀和骄傲分享给明小姐;如今,明小姐也以同样璀璨姿态,回应这份深情了。

    听证会上,一直稳定发挥的明汐,朝梁见铖投过来的目光,还透着一点小心翼翼紧张询问。

    仿佛在问:没丢脸吧!对吧?没丢脸吧!

    前一晚在酒店,明汐反复挑选出席听证会的衣服,梁见铖说:“还是第一次见明总对穿着这样在意。”

    明汐紧张万分自我解压说:“明天要是听证会丢了脸,我立马跳进哥伦比亚河……”想了想又说,“不行,还是要回家跳黄浦江!”

    做人,不能给自己丢人;做商人,不能给国家丢人。明汐是这样想的。

    正因为有要求,就有压力,年底这场上诉官司打赢,明宙纺织获得最低税率,沉甸甸的压力还在明汐心里萦绕。

    2009年 12月 31日,奔走半年的明宙赢得了反倾销上诉,一同上诉的十三家企业也全部胜诉。

    当飞机穿越云层,2010年的曙光已然在望。

    十几个小时的航程,明汐身上盖着毯子,脑袋歪在梁见铖怀里,沉沉睡着,北京时间夜里凌晨,飞机即将降落中国海港国际机场,睡着的明汐迷迷糊糊被梁见铖弄醒。

    飞机还没有完全降落。

    明汐睁开眼,坐在靠舷窗边上的梁见铖拉她坐到他的边上。

    明汐不明所以,以为梁见铖让她看海港夜景,待她俯身望向舷窗外,不仅看到了万家灯火,还看到了烟火齐放。

    这是2010年的新年烟火呢!凑巧在飞机降落前看到了。这样的景象很难见到,所以梁见铖才叫醒了睡沉了的明小姐。

    此时,不到千米夜空之下,万家灯火和漫天烟火交相辉映,仿佛整个城市都在迎接2010年的到来。

    “明汐,新年快乐,越来越好。”

    “梁老板,新年快乐,我们会越来越好的。”

    感情越深,祝福越短。

    十指相扣,目光相视,在飞机降落的轰鸣声里,明汐和梁见铖以飞机平安降落的方式,迎来了新的十年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回望过去,千禧年的明汐曾在机遇的浪潮中追逐财富,如一叶扁舟随波逐流。

    但她始终没有迷失方向,坚守本心。如海伦·文德勒说的那句话——“在滚滚红尘之中,也在重重云霄之上”。

    这十年,两人的坚持自我的奋斗,灵魂相契的爱情,一起书写了属于这个时代的华章。

    “洪流无情,我心永恒。”这明汐写给梁见铖的告白;“明日如昼,熠熠生辉。”是梁见铖对明小姐的美好祝愿。

    梦想已然实现,但他们的故事仍在继续。

    然后,无论世界如何变化,明小姐眼前的那片熠熠星海都会在前面等着她。

    如同对梁见铖的而言,他的明小姐始终闪耀明亮。

    就像他们的明日,始终会来,始终如昼。

    2010年之后,中国这个伟大的国家同样以磅礴之势继续前行,无惧风雨,无畏险阻。

    后续——

    2010年 5月,明宙纺织旗下高端户外服饰品牌 Bright惊艳亮相第 41届世博会。

    《明日如昼》正文完于2025.4.24

    2009年 7月 3日,美国商务部对中国聚酯短纤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;

    同年 11月,来自海港和宁市 13家被课以高额反倾销税的纺织企业,一起踏上赴美上诉之路。

    有生之年,明汐从未想过,自己有朝一日会以中国商人的身份,坐在美国华盛顿商务部一楼会议大厅,出席一场面向全球媒体公开的纺织品反倾销上诉听证会——端坐于最中间的陈述席。

    旁听席座无虚席,中外的媒体记者,无数相机镜头如枪口,全部对准陈述席。

    听证会现场的氛围不如想象中肃穆,无形的压迫感也令人紧张。

    文化差异、利益冲突、历史纠葛,种种因素交织在一起,落在明汐心里全是沉甸甸的压力,但她不能退缩,全程明汐挺直脊背,保持着自然的抬头姿势。

    整场听证会,她只回头看了梁见铖一次。但她知道,在长达两小时的听证过程,梁见铖的目光从未从她身上移开。

    首次置身这样的国际大场面,紧张在所难免。但明汐告诉自己,再紧张也要冷静,谦卑也不能失去骄傲,她要在这场听证会,在中外媒体前,当一个有礼有节、有理有据的中国商人。

    只是,还是有点感慨。

    小时候蹲在电线杆广播底下听着国际新闻,听着里面的叽里呱啦的花式英语,一句句跟着念,直到读书有空就记背单词,再在宜城电大学了几年商务英语,海港工作,当外贸业务员……

    当时努力的明小姐只想学好英语多赚到钱,没想到是为了今天。

    梁老板说得好呢,学好他国语言,不是为了走遍世界,而是看清世界。

    只有看清外在,才能见到本心。

    听证会开始,主要由周律师代表明宙陈述观点、提交材料。当一百多斤重的材料被搬上桌面,全场一片哗然——

    这些密密麻麻的文件,全是明宙多年来纺织出口的财务数据和内部资料。

    要证明明宙销往美国的聚酯短纤价格合理,这些详实的财务信息是最有力的证据。

    早在明宙初创时期,深受梁见铖影响,明汐在财务管理上绝不吝啬,现在这些细致入微的财务数据和完整保留的成本票据,成为支撑这场上诉的关键支柱。

    看着美国委员惊讶反应,明汐心里紧张渐渐消散,取而代之,是从心底油然而生的坦然。

    “中国纺织一直秉持着公平、公正、公开的贸易原则,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。”

    “美国本土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遭遇困境,原因是多方面,你们不能将自身竞争力下降的责任推到中国企业身上,这显然是不合理的,也是不负责任的……”

    周律师陈述完毕后,进入法人质询环节。

    意味着明汐要表态了。

    一位委员习惯性地敲了敲长桌,问她:“明小姐,请问需要翻译服务吗?”

    明汐摇头,她不需要。

    梁见铖和周律师都提醒过她:美国律师擅长诱导式询问,稍有不慎就会陷入语言陷阱。因此,面对这些人质询,明汐微微前倾身体,全神贯注地捕捉对方话语中的每一个细节。

    然而,有些问题实在令人啼笑皆非。

    “你的工厂是否使用最便宜的淘汰纺织机床生产布料?”

    明汐凝眉片刻,从容道:“中国的机床产业位居世界第一,在中国采购高端缝纫机的价格,可能比回收二手淘汰机床还要便宜一半以上。我没有任何理由使用二手淘汰设备,这不合理,也不符合商业逻辑。”

    “贵公司是否使用童工?”

    这个问题几乎是必考题。

    明汐语气严肃,回答他们:“禁止使用童工,不仅在美国是法律红线,在中国同样如此。我的公司和工厂在中国经营,一样接受严格的法律监督。”

    随着问题不断抛出,明汐对每一个问题都做出了条理清晰的作答。

    中国或许因历史原因在科技上暂时落后,但中国文化在历史长河始终超前领先。科技是未经时间检验的文化,但文化是历经淬炼的智慧。

    她进一步阐释:“为什么你们看到这些财务票据会如此惊讶?中国之所以能成为制造大国,生产出质优价廉的产品,靠的可能不是更为领先的科技——虽然未来我们可能在科技上超,但目前尚未达到。我们一直领先的是。勤劳、团结、奋斗、艰苦的文化,支撑着无数中国企业将成本控制到极致,把不可能变为可能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出口到贵国的商品,严格遵循贵国的质量标准;我此刻坐在这儿,也是依照贵国法律走上诉流程,还用你们熟悉的语言陈述观点。这,就是中国商品竞争力的原因。我们的优势不仅在于劳动力,更在于完整的产业链。这是我们能做到价廉物美的根本原因。”

    明汐声音清亮沉稳,隔着话筒传给中外媒体,整场表述,她每个英文单词都发音标准而清晰,干脆而有力。

    这些年,她从模仿着梁见铖当老板,当到她自己独当一面,这一路,她不停学习,不停掌握更多知识。

    因为她始终觉得,自己不够好。

    直到现在,她觉得不够好的人,不是她——

    她真的太谦虚了。

    对着停不下来的闪光灯,明汐目光从容,虽然面上没有一点笑容,她的脸看起来还是平和而沉着,从而透出了一份沉淀过的底气。

    听证会进入尾声,一位委员抛出的问题让明汐始料未及:“明小姐,请问您在从事外贸经营期间,是否申请过美国绿卡?”

    这个问题让明汐瞬间明白了美国的傲慢和偏见。她轻轻摇头,语气清淡又明确说:“从未有过。不仅我本人,我的丈夫都未曾申请。今年我们刚刚迎来自己的孩子,以我们的条件,完全有能力获得美国绿卡,但我和我丈夫从未有过这样的考虑。”

    委员似是想调侃,笑着追问:“难道您没有美国梦吗?”

    Nonono!

    明汐笑视对方,第一次在中外媒体面前坦然说起自己的出身,“在中国,我的学历或许算不上传统意义上的大学文凭。如果生在美国,我可能只是底层挣扎的流浪儿,我不知道我这样的人在美国能不能出人头地。但在中国,我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和工厂,还拥有幸福的家庭和可爱的孩子。走到今天,我除了感谢爱我的人,也要感谢我的祖国。”

    后排响起零星掌声,明汐坚持没有回头,直到听证会完全结束,她才轻轻转身,朝着左后方望去。

    梁见铖、身穿正装坐在那里,笑容温柔,目光清润,眼底盛着她无比熟悉的深情。

    曾经,是梁见铖将荣耀和骄傲分享给明小姐;如今,明小姐也以同样璀璨姿态,回应这份深情了。

    听证会上,一直稳定发挥的明汐,朝梁见铖投过来的目光,还透着一点小心翼翼紧张询问。

    仿佛在问:没丢脸吧!对吧?没丢脸吧!

    前一晚在酒店,明汐反复挑选出席听证会的衣服,梁见铖说:“还是第一次见明总对穿着这样在意。”

    明汐紧张万分自我解压说:“明天要是听证会丢了脸,我立马跳进哥伦比亚河……”想了想又说,“不行,还是要回家跳黄浦江!”

    做人,不能给自己丢人;做商人,不能给国家丢人。明汐是这样想的。

    正因为有要求,就有压力,年底这场上诉官司打赢,明宙纺织获得最低税率,沉甸甸的压力还在明汐心里萦绕。

    2009年 12月 31日,奔走半年的明宙赢得了反倾销上诉,一同上诉的十三家企业也全部胜诉。

    当飞机穿越云层,2010年的曙光已然在望。

    十几个小时的航程,明汐身上盖着毯子,脑袋歪在梁见铖怀里,沉沉睡着,北京时间夜里凌晨,飞机即将降落中国海港国际机场,睡着的明汐迷迷糊糊被梁见铖弄醒。

    飞机还没有完全降落。

    明汐睁开眼,坐在靠舷窗边上的梁见铖拉她坐到他的边上。

    明汐不明所以,以为梁见铖让她看海港夜景,待她俯身望向舷窗外,不仅看到了万家灯火,还看到了烟火齐放。

    这是2010年的新年烟火呢!凑巧在飞机降落前看到了。这样的景象很难见到,所以梁见铖才叫醒了睡沉了的明小姐。

    此时,不到千米夜空之下,万家灯火和漫天烟火交相辉映,仿佛整个城市都在迎接2010年的到来。

    “明汐,新年快乐,越来越好。”

    “梁老板,新年快乐,我们会越来越好的。”

    感情越深,祝福越短。

    十指相扣,目光相视,在飞机降落的轰鸣声里,明汐和梁见铖以飞机平安降落的方式,迎来了新的十年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回望过去,千禧年的明汐曾在机遇的浪潮中追逐财富,如一叶扁舟随波逐流。

    但她始终没有迷失方向,坚守本心。如海伦·文德勒说的那句话——“在滚滚红尘之中,也在重重云霄之上”。

    这十年,两人的坚持自我的奋斗,灵魂相契的爱情,一起书写了属于这个时代的华章。

    “洪流无情,我心永恒。”这明汐写给梁见铖的告白;“明日如昼,熠熠生辉。”是梁见铖对明小姐的美好祝愿。

    梦想已然实现,但他们的故事仍在继续。

    然后,无论世界如何变化,明小姐眼前的那片熠熠星海都会在前面等着她。

    如同对梁见铖的而言,他的明小姐始终闪耀明亮。

    就像他们的明日,始终会来,始终如昼。

    2010年之后,中国这个伟大的国家同样以磅礴之势继续前行,无惧风雨,无畏险阻。

    后续——

    2010年 5月,明宙纺织旗下高端户外服饰品牌 Bright惊艳亮相第 41届世博会。

    《明日如昼》正文完于2025.4.24

    2009年 7月 3日,美国商务部对中国聚酯短纤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;

    同年 11月,来自海港和宁市 13家被课以高额反倾销税的纺织企业,一起踏上赴美上诉之路。

    有生之年,明汐从未想过,自己有朝一日会以中国商人的身份,坐在美国华盛顿商务部一楼会议大厅,出席一场面向全球媒体公开的纺织品反倾销上诉听证会——端坐于最中间的陈述席。

    旁听席座无虚席,中外的媒体记者,无数相机镜头如枪口,全部对准陈述席。

    听证会现场的氛围不如想象中肃穆,无形的压迫感也令人紧张。

    文化差异、利益冲突、历史纠葛,种种因素交织在一起,落在明汐心里全是沉甸甸的压力,但她不能退缩,全程明汐挺直脊背,保持着自然的抬头姿势。

    整场听证会,她只回头看了梁见铖一次。但她知道,在长达两小时的听证过程,梁见铖的目光从未从她身上移开。

    首次置身这样的国际大场面,紧张在所难免。但明汐告诉自己,再紧张也要冷静,谦卑也不能失去骄傲,她要在这场听证会,在中外媒体前,当一个有礼有节、有理有据的中国商人。

    只是,还是有点感慨。

    小时候蹲在电线杆广播底下听着国际新闻,听着里面的叽里呱啦的花式英语,一句句跟着念,直到读书有空就记背单词,再在宜城电大学了几年商务英语,海港工作,当外贸业务员……

    当时努力的明小姐只想学好英语多赚到钱,没想到是为了今天。

    梁老板说得好呢,学好他国语言,不是为了走遍世界,而是看清世界。

    只有看清外在,才能见到本心。

    听证会开始,主要由周律师代表明宙陈述观点、提交材料。当一百多斤重的材料被搬上桌面,全场一片哗然——

    这些密密麻麻的文件,全是明宙多年来纺织出口的财务数据和内部资料。

    要证明明宙销往美国的聚酯短纤价格合理,这些详实的财务信息是最有力的证据。

    早在明宙初创时期,深受梁见铖影响,明汐在财务管理上绝不吝啬,现在这些细致入微的财务数据和完整保留的成本票据,成为支撑这场上诉的关键支柱。

    看着美国委员惊讶反应,明汐心里紧张渐渐消散,取而代之,是从心底油然而生的坦然。

    “中国纺织一直秉持着公平、公正、公开的贸易原则,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。”

    “美国本土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遭遇困境,原因是多方面,你们不能将自身竞争力下降的责任推到中国企业身上,这显然是不合理的,也是不负责任的……”

    周律师陈述完毕后,进入法人质询环节。

    意味着明汐要表态了。

    一位委员习惯性地敲了敲长桌,问她:“明小姐,请问需要翻译服务吗?”

    明汐摇头,她不需要。

    梁见铖和周律师都提醒过她:美国律师擅长诱导式询问,稍有不慎就会陷入语言陷阱。因此,面对这些人质询,明汐微微前倾身体,全神贯注地捕捉对方话语中的每一个细节。

    然而,有些问题实在令人啼笑皆非。

    “你的工厂是否使用最便宜的淘汰纺织机床生产布料?”

    明汐凝眉片刻,从容道:“中国的机床产业位居世界第一,在中国采购高端缝纫机的价格,可能比回收二手淘汰机床还要便宜一半以上。我没有任何理由使用二手淘汰设备,这不合理,也不符合商业逻辑。”

    “贵公司是否使用童工?”

    这个问题几乎是必考题。

    明汐语气严肃,回答他们:“禁止使用童工,不仅在美国是法律红线,在中国同样如此。我的公司和工厂在中国经营,一样接受严格的法律监督。”

    随着问题不断抛出,明汐对每一个问题都做出了条理清晰的作答。

    中国或许因历史原因在科技上暂时落后,但中国文化在历史长河始终超前领先。科技是未经时间检验的文化,但文化是历经淬炼的智慧。

    她进一步阐释:“为什么你们看到这些财务票据会如此惊讶?中国之所以能成为制造大国,生产出质优价廉的产品,靠的可能不是更为领先的科技——虽然未来我们可能在科技上超,但目前尚未达到。我们一直领先的是。勤劳、团结、奋斗、艰苦的文化,支撑着无数中国企业将成本控制到极致,把不可能变为可能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出口到贵国的商品,严格遵循贵国的质量标准;我此刻坐在这儿,也是依照贵国法律走上诉流程,还用你们熟悉的语言陈述观点。这,就是中国商品竞争力的原因。我们的优势不仅在于劳动力,更在于完整的产业链。这是我们能做到价廉物美的根本原因。”

    明汐声音清亮沉稳,隔着话筒传给中外媒体,整场表述,她每个英文单词都发音标准而清晰,干脆而有力。

    这些年,她从模仿着梁见铖当老板,当到她自己独当一面,这一路,她不停学习,不停掌握更多知识。

    因为她始终觉得,自己不够好。

    直到现在,她觉得不够好的人,不是她——

    她真的太谦虚了。

    对着停不下来的闪光灯,明汐目光从容,虽然面上没有一点笑容,她的脸看起来还是平和而沉着,从而透出了一份沉淀过的底气。

    听证会进入尾声,一位委员抛出的问题让明汐始料未及:“明小姐,请问您在从事外贸经营期间,是否申请过美国绿卡?”

    这个问题让明汐瞬间明白了美国的傲慢和偏见。她轻轻摇头,语气清淡又明确说:“从未有过。不仅我本人,我的丈夫都未曾申请。今年我们刚刚迎来自己的孩子,以我们的条件,完全有能力获得美国绿卡,但我和我丈夫从未有过这样的考虑。”

    委员似是想调侃,笑着追问:“难道您没有美国梦吗?”

    Nonono!

    明汐笑视对方,第一次在中外媒体面前坦然说起自己的出身,“在中国,我的学历或许算不上传统意义上的大学文凭。如果生在美国,我可能只是底层挣扎的流浪儿,我不知道我这样的人在美国能不能出人头地。但在中国,我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和工厂,还拥有幸福的家庭和可爱的孩子。走到今天,我除了感谢爱我的人,也要感谢我的祖国。”

    后排响起零星掌声,明汐坚持没有回头,直到听证会完全结束,她才轻轻转身,朝着左后方望去。

    梁见铖、身穿正装坐在那里,笑容温柔,目光清润,眼底盛着她无比熟悉的深情。

    曾经,是梁见铖将荣耀和骄傲分享给明小姐;如今,明小姐也以同样璀璨姿态,回应这份深情了。

    听证会上,一直稳定发挥的明汐,朝梁见铖投过来的目光,还透着一点小心翼翼紧张询问。

    仿佛在问:没丢脸吧!对吧?没丢脸吧!

    前一晚在酒店,明汐反复挑选出席听证会的衣服,梁见铖说:“还是第一次见明总对穿着这样在意。”

    明汐紧张万分自我解压说:“明天要是听证会丢了脸,我立马跳进哥伦比亚河……”想了想又说,“不行,还是要回家跳黄浦江!”

    做人,不能给自己丢人;做商人,不能给国家丢人。明汐是这样想的。

    正因为有要求,就有压力,年底这场上诉官司打赢,明宙纺织获得最低税率,沉甸甸的压力还在明汐心里萦绕。

    2009年 12月 31日,奔走半年的明宙赢得了反倾销上诉,一同上诉的十三家企业也全部胜诉。

    当飞机穿越云层,2010年的曙光已然在望。

    十几个小时的航程,明汐身上盖着毯子,脑袋歪在梁见铖怀里,沉沉睡着,北京时间夜里凌晨,飞机即将降落中国海港国际机场,睡着的明汐迷迷糊糊被梁见铖弄醒。

    飞机还没有完全降落。

    明汐睁开眼,坐在靠舷窗边上的梁见铖拉她坐到他的边上。

    明汐不明所以,以为梁见铖让她看海港夜景,待她俯身望向舷窗外,不仅看到了万家灯火,还看到了烟火齐放。

    这是2010年的新年烟火呢!凑巧在飞机降落前看到了。这样的景象很难见到,所以梁见铖才叫醒了睡沉了的明小姐。

    此时,不到千米夜空之下,万家灯火和漫天烟火交相辉映,仿佛整个城市都在迎接2010年的到来。

    “明汐,新年快乐,越来越好。”

    “梁老板,新年快乐,我们会越来越好的。”

    感情越深,祝福越短。

    十指相扣,目光相视,在飞机降落的轰鸣声里,明汐和梁见铖以飞机平安降落的方式,迎来了新的十年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回望过去,千禧年的明汐曾在机遇的浪潮中追逐财富,如一叶扁舟随波逐流。

    但她始终没有迷失方向,坚守本心。如海伦·文德勒说的那句话——“在滚滚红尘之中,也在重重云霄之上”。

    这十年,两人的坚持自我的奋斗,灵魂相契的爱情,一起书写了属于这个时代的华章。

    “洪流无情,我心永恒。”这明汐写给梁见铖的告白;“明日如昼,熠熠生辉。”是梁见铖对明小姐的美好祝愿。

    梦想已然实现,但他们的故事仍在继续。

    然后,无论世界如何变化,明小姐眼前的那片熠熠星海都会在前面等着她。

    如同对梁见铖的而言,他的明小姐始终闪耀明亮。

    就像他们的明日,始终会来,始终如昼。

    2010年之后,中国这个伟大的国家同样以磅礴之势继续前行,无惧风雨,无畏险阻。

    后续——

    2010年 5月,明宙纺织旗下高端户外服饰品牌 Bright惊艳亮相第 41届世博会。

    《明日如昼》正文完于2025.4.24

    2009年 7月 3日,美国商务部对中国聚酯短纤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;

    同年 11月,来自海港和宁市 13家被课以高额反倾销税的纺织企业,一起踏上赴美上诉之路。

    有生之年,明汐从未想过,自己有朝一日会以中国商人的身份,坐在美国华盛顿商务部一楼会议大厅,出席一场面向全球媒体公开的纺织品反倾销上诉听证会——端坐于最中间的陈述席。

    旁听席座无虚席,中外的媒体记者,无数相机镜头如枪口,全部对准陈述席。

    听证会现场的氛围不如想象中肃穆,无形的压迫感也令人紧张。

    文化差异、利益冲突、历史纠葛,种种因素交织在一起,落在明汐心里全是沉甸甸的压力,但她不能退缩,全程明汐挺直脊背,保持着自然的抬头姿势。

    整场听证会,她只回头看了梁见铖一次。但她知道,在长达两小时的听证过程,梁见铖的目光从未从她身上移开。

    首次置身这样的国际大场面,紧张在所难免。但明汐告诉自己,再紧张也要冷静,谦卑也不能失去骄傲,她要在这场听证会,在中外媒体前,当一个有礼有节、有理有据的中国商人。

    只是,还是有点感慨。

    小时候蹲在电线杆广播底下听着国际新闻,听着里面的叽里呱啦的花式英语,一句句跟着念,直到读书有空就记背单词,再在宜城电大学了几年商务英语,海港工作,当外贸业务员……

    当时努力的明小姐只想学好英语多赚到钱,没想到是为了今天。

    梁老板说得好呢,学好他国语言,不是为了走遍世界,而是看清世界。

    只有看清外在,才能见到本心。

    听证会开始,主要由周律师代表明宙陈述观点、提交材料。当一百多斤重的材料被搬上桌面,全场一片哗然——

    这些密密麻麻的文件,全是明宙多年来纺织出口的财务数据和内部资料。

    要证明明宙销往美国的聚酯短纤价格合理,这些详实的财务信息是最有力的证据。

    早在明宙初创时期,深受梁见铖影响,明汐在财务管理上绝不吝啬,现在这些细致入微的财务数据和完整保留的成本票据,成为支撑这场上诉的关键支柱。

    看着美国委员惊讶反应,明汐心里紧张渐渐消散,取而代之,是从心底油然而生的坦然。

    “中国纺织一直秉持着公平、公正、公开的贸易原则,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。”

    “美国本土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遭遇困境,原因是多方面,你们不能将自身竞争力下降的责任推到中国企业身上,这显然是不合理的,也是不负责任的……”

    周律师陈述完毕后,进入法人质询环节。

    意味着明汐要表态了。

    一位委员习惯性地敲了敲长桌,问她:“明小姐,请问需要翻译服务吗?”

    明汐摇头,她不需要。

    梁见铖和周律师都提醒过她:美国律师擅长诱导式询问,稍有不慎就会陷入语言陷阱。因此,面对这些人质询,明汐微微前倾身体,全神贯注地捕捉对方话语中的每一个细节。

    然而,有些问题实在令人啼笑皆非。

    “你的工厂是否使用最便宜的淘汰纺织机床生产布料?”

    明汐凝眉片刻,从容道:“中国的机床产业位居世界第一,在中国采购高端缝纫机的价格,可能比回收二手淘汰机床还要便宜一半以上。我没有任何理由使用二手淘汰设备,这不合理,也不符合商业逻辑。”

    “贵公司是否使用童工?”

    这个问题几乎是必考题。

    明汐语气严肃,回答他们:“禁止使用童工,不仅在美国是法律红线,在中国同样如此。我的公司和工厂在中国经营,一样接受严格的法律监督。”

    随着问题不断抛出,明汐对每一个问题都做出了条理清晰的作答。

    中国或许因历史原因在科技上暂时落后,但中国文化在历史长河始终超前领先。科技是未经时间检验的文化,但文化是历经淬炼的智慧。

    她进一步阐释:“为什么你们看到这些财务票据会如此惊讶?中国之所以能成为制造大国,生产出质优价廉的产品,靠的可能不是更为领先的科技——虽然未来我们可能在科技上超,但目前尚未达到。我们一直领先的是。勤劳、团结、奋斗、艰苦的文化,支撑着无数中国企业将成本控制到极致,把不可能变为可能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出口到贵国的商品,严格遵循贵国的质量标准;我此刻坐在这儿,也是依照贵国法律走上诉流程,还用你们熟悉的语言陈述观点。这,就是中国商品竞争力的原因。我们的优势不仅在于劳动力,更在于完整的产业链。这是我们能做到价廉物美的根本原因。”

    明汐声音清亮沉稳,隔着话筒传给中外媒体,整场表述,她每个英文单词都发音标准而清晰,干脆而有力。

    这些年,她从模仿着梁见铖当老板,当到她自己独当一面,这一路,她不停学习,不停掌握更多知识。

    因为她始终觉得,自己不够好。

    直到现在,她觉得不够好的人,不是她——

    她真的太谦虚了。

    对着停不下来的闪光灯,明汐目光从容,虽然面上没有一点笑容,她的脸看起来还是平和而沉着,从而透出了一份沉淀过的底气。

    听证会进入尾声,一位委员抛出的问题让明汐始料未及:“明小姐,请问您在从事外贸经营期间,是否申请过美国绿卡?”

    这个问题让明汐瞬间明白了美国的傲慢和偏见。她轻轻摇头,语气清淡又明确说:“从未有过。不仅我本人,我的丈夫都未曾申请。今年我们刚刚迎来自己的孩子,以我们的条件,完全有能力获得美国绿卡,但我和我丈夫从未有过这样的考虑。”

    委员似是想调侃,笑着追问:“难道您没有美国梦吗?”

    Nonono!

    明汐笑视对方,第一次在中外媒体面前坦然说起自己的出身,“在中国,我的学历或许算不上传统意义上的大学文凭。如果生在美国,我可能只是底层挣扎的流浪儿,我不知道我这样的人在美国能不能出人头地。但在中国,我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和工厂,还拥有幸福的家庭和可爱的孩子。走到今天,我除了感谢爱我的人,也要感谢我的祖国。”

    后排响起零星掌声,明汐坚持没有回头,直到听证会完全结束,她才轻轻转身,朝着左后方望去。

    梁见铖、身穿正装坐在那里,笑容温柔,目光清润,眼底盛着她无比熟悉的深情。

    曾经,是梁见铖将荣耀和骄傲分享给明小姐;如今,明小姐也以同样璀璨姿态,回应这份深情了。

    听证会上,一直稳定发挥的明汐,朝梁见铖投过来的目光,还透着一点小心翼翼紧张询问。

    仿佛在问:没丢脸吧!对吧?没丢脸吧!

    前一晚在酒店,明汐反复挑选出席听证会的衣服,梁见铖说:“还是第一次见明总对穿着这样在意。”

    明汐紧张万分自我解压说:“明天要是听证会丢了脸,我立马跳进哥伦比亚河……”想了想又说,“不行,还是要回家跳黄浦江!”

    做人,不能给自己丢人;做商人,不能给国家丢人。明汐是这样想的。

    正因为有要求,就有压力,年底这场上诉官司打赢,明宙纺织获得最低税率,沉甸甸的压力还在明汐心里萦绕。

    2009年 12月 31日,奔走半年的明宙赢得了反倾销上诉,一同上诉的十三家企业也全部胜诉。

    当飞机穿越云层,2010年的曙光已然在望。

    十几个小时的航程,明汐身上盖着毯子,脑袋歪在梁见铖怀里,沉沉睡着,北京时间夜里凌晨,飞机即将降落中国海港国际机场,睡着的明汐迷迷糊糊被梁见铖弄醒。

    飞机还没有完全降落。

    明汐睁开眼,坐在靠舷窗边上的梁见铖拉她坐到他的边上。

    明汐不明所以,以为梁见铖让她看海港夜景,待她俯身望向舷窗外,不仅看到了万家灯火,还看到了烟火齐放。

    这是2010年的新年烟火呢!凑巧在飞机降落前看到了。这样的景象很难见到,所以梁见铖才叫醒了睡沉了的明小姐。

    此时,不到千米夜空之下,万家灯火和漫天烟火交相辉映,仿佛整个城市都在迎接2010年的到来。

    “明汐,新年快乐,越来越好。”

    “梁老板,新年快乐,我们会越来越好的。”

    感情越深,祝福越短。

    十指相扣,目光相视,在飞机降落的轰鸣声里,明汐和梁见铖以飞机平安降落的方式,迎来了新的十年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回望过去,千禧年的明汐曾在机遇的浪潮中追逐财富,如一叶扁舟随波逐流。

    但她始终没有迷失方向,坚守本心。如海伦·文德勒说的那句话——“在滚滚红尘之中,也在重重云霄之上”。

    这十年,两人的坚持自我的奋斗,灵魂相契的爱情,一起书写了属于这个时代的华章。

    “洪流无情,我心永恒。”这明汐写给梁见铖的告白;“明日如昼,熠熠生辉。”是梁见铖对明小姐的美好祝愿。

    梦想已然实现,但他们的故事仍在继续。

    然后,无论世界如何变化,明小姐眼前的那片熠熠星海都会在前面等着她。

    如同对梁见铖的而言,他的明小姐始终闪耀明亮。

    就像他们的明日,始终会来,始终如昼。

    2010年之后,中国这个伟大的国家同样以磅礴之势继续前行,无惧风雨,无畏险阻。

    后续——

    2010年 5月,明宙纺织旗下高端户外服饰品牌 Bright惊艳亮相第 41届世博会。

    《明日如昼》正文完于2025.4.24

    2009年 7月 3日,美国商务部对中国聚酯短纤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;

    同年 11月,来自海港和宁市 13家被课以高额反倾销税的纺织企业,一起踏上赴美上诉之路。

    有生之年,明汐从未想过,自己有朝一日会以中国商人的身份,坐在美国华盛顿商务部一楼会议大厅,出席一场面向全球媒体公开的纺织品反倾销上诉听证会——端坐于最中间的陈述席。

    旁听席座无虚席,中外的媒体记者,无数相机镜头如枪口,全部对准陈述席。

    听证会现场的氛围不如想象中肃穆,无形的压迫感也令人紧张。

    文化差异、利益冲突、历史纠葛,种种因素交织在一起,落在明汐心里全是沉甸甸的压力,但她不能退缩,全程明汐挺直脊背,保持着自然的抬头姿势。

    整场听证会,她只回头看了梁见铖一次。但她知道,在长达两小时的听证过程,梁见铖的目光从未从她身上移开。

    首次置身这样的国际大场面,紧张在所难免。但明汐告诉自己,再紧张也要冷静,谦卑也不能失去骄傲,她要在这场听证会,在中外媒体前,当一个有礼有节、有理有据的中国商人。

    只是,还是有点感慨。

    小时候蹲在电线杆广播底下听着国际新闻,听着里面的叽里呱啦的花式英语,一句句跟着念,直到读书有空就记背单词,再在宜城电大学了几年商务英语,海港工作,当外贸业务员……

    当时努力的明小姐只想学好英语多赚到钱,没想到是为了今天。

    梁老板说得好呢,学好他国语言,不是为了走遍世界,而是看清世界。

    只有看清外在,才能见到本心。

    听证会开始,主要由周律师代表明宙陈述观点、提交材料。当一百多斤重的材料被搬上桌面,全场一片哗然——

    这些密密麻麻的文件,全是明宙多年来纺织出口的财务数据和内部资料。

    要证明明宙销往美国的聚酯短纤价格合理,这些详实的财务信息是最有力的证据。

    早在明宙初创时期,深受梁见铖影响,明汐在财务管理上绝不吝啬,现在这些细致入微的财务数据和完整保留的成本票据,成为支撑这场上诉的关键支柱。

    看着美国委员惊讶反应,明汐心里紧张渐渐消散,取而代之,是从心底油然而生的坦然。

    “中国纺织一直秉持着公平、公正、公开的贸易原则,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。”

    “美国本土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遭遇困境,原因是多方面,你们不能将自身竞争力下降的责任推到中国企业身上,这显然是不合理的,也是不负责任的……”

    周律师陈述完毕后,进入法人质询环节。

    意味着明汐要表态了。

    一位委员习惯性地敲了敲长桌,问她:“明小姐,请问需要翻译服务吗?”

    明汐摇头,她不需要。

    梁见铖和周律师都提醒过她:美国律师擅长诱导式询问,稍有不慎就会陷入语言陷阱。因此,面对这些人质询,明汐微微前倾身体,全神贯注地捕捉对方话语中的每一个细节。

    然而,有些问题实在令人啼笑皆非。

    “你的工厂是否使用最便宜的淘汰纺织机床生产布料?”

    明汐凝眉片刻,从容道:“中国的机床产业位居世界第一,在中国采购高端缝纫机的价格,可能比回收二手淘汰机床还要便宜一半以上。我没有任何理由使用二手淘汰设备,这不合理,也不符合商业逻辑。”

    “贵公司是否使用童工?”

    这个问题几乎是必考题。

    明汐语气严肃,回答他们:“禁止使用童工,不仅在美国是法律红线,在中国同样如此。我的公司和工厂在中国经营,一样接受严格的法律监督。”

    随着问题不断抛出,明汐对每一个问题都做出了条理清晰的作答。

    中国或许因历史原因在科技上暂时落后,但中国文化在历史长河始终超前领先。科技是未经时间检验的文化,但文化是历经淬炼的智慧。

    她进一步阐释:“为什么你们看到这些财务票据会如此惊讶?中国之所以能成为制造大国,生产出质优价廉的产品,靠的可能不是更为领先的科技——虽然未来我们可能在科技上超,但目前尚未达到。我们一直领先的是。勤劳、团结、奋斗、艰苦的文化,支撑着无数中国企业将成本控制到极致,把不可能变为可能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出口到贵国的商品,严格遵循贵国的质量标准;我此刻坐在这儿,也是依照贵国法律走上诉流程,还用你们熟悉的语言陈述观点。这,就是中国商品竞争力的原因。我们的优势不仅在于劳动力,更在于完整的产业链。这是我们能做到价廉物美的根本原因。”

    明汐声音清亮沉稳,隔着话筒传给中外媒体,整场表述,她每个英文单词都发音标准而清晰,干脆而有力。

    这些年,她从模仿着梁见铖当老板,当到她自己独当一面,这一路,她不停学习,不停掌握更多知识。

    因为她始终觉得,自己不够好。

    直到现在,她觉得不够好的人,不是她——

    她真的太谦虚了。

    对着停不下来的闪光灯,明汐目光从容,虽然面上没有一点笑容,她的脸看起来还是平和而沉着,从而透出了一份沉淀过的底气。

    听证会进入尾声,一位委员抛出的问题让明汐始料未及:“明小姐,请问您在从事外贸经营期间,是否申请过美国绿卡?”

    这个问题让明汐瞬间明白了美国的傲慢和偏见。她轻轻摇头,语气清淡又明确说:“从未有过。不仅我本人,我的丈夫都未曾申请。今年我们刚刚迎来自己的孩子,以我们的条件,完全有能力获得美国绿卡,但我和我丈夫从未有过这样的考虑。”

    委员似是想调侃,笑着追问:“难道您没有美国梦吗?”

    Nonono!

    明汐笑视对方,第一次在中外媒体面前坦然说起自己的出身,“在中国,我的学历或许算不上传统意义上的大学文凭。如果生在美国,我可能只是底层挣扎的流浪儿,我不知道我这样的人在美国能不能出人头地。但在中国,我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和工厂,还拥有幸福的家庭和可爱的孩子。走到今天,我除了感谢爱我的人,也要感谢我的祖国。”

    后排响起零星掌声,明汐坚持没有回头,直到听证会完全结束,她才轻轻转身,朝着左后方望去。

    梁见铖、身穿正装坐在那里,笑容温柔,目光清润,眼底盛着她无比熟悉的深情。

    曾经,是梁见铖将荣耀和骄傲分享给明小姐;如今,明小姐也以同样璀璨姿态,回应这份深情了。

    听证会上,一直稳定发挥的明汐,朝梁见铖投过来的目光,还透着一点小心翼翼紧张询问。

    仿佛在问:没丢脸吧!对吧?没丢脸吧!

    前一晚在酒店,明汐反复挑选出席听证会的衣服,梁见铖说:“还是第一次见明总对穿着这样在意。”

    明汐紧张万分自我解压说:“明天要是听证会丢了脸,我立马跳进哥伦比亚河……”想了想又说,“不行,还是要回家跳黄浦江!”

    做人,不能给自己丢人;做商人,不能给国家丢人。明汐是这样想的。

    正因为有要求,就有压力,年底这场上诉官司打赢,明宙纺织获得最低税率,沉甸甸的压力还在明汐心里萦绕。

    2009年 12月 31日,奔走半年的明宙赢得了反倾销上诉,一同上诉的十三家企业也全部胜诉。

    当飞机穿越云层,2010年的曙光已然在望。

    十几个小时的航程,明汐身上盖着毯子,脑袋歪在梁见铖怀里,沉沉睡着,北京时间夜里凌晨,飞机即将降落中国海港国际机场,睡着的明汐迷迷糊糊被梁见铖弄醒。

    飞机还没有完全降落。

    明汐睁开眼,坐在靠舷窗边上的梁见铖拉她坐到他的边上。

    明汐不明所以,以为梁见铖让她看海港夜景,待她俯身望向舷窗外,不仅看到了万家灯火,还看到了烟火齐放。

    这是2010年的新年烟火呢!凑巧在飞机降落前看到了。这样的景象很难见到,所以梁见铖才叫醒了睡沉了的明小姐。

    此时,不到千米夜空之下,万家灯火和漫天烟火交相辉映,仿佛整个城市都在迎接2010年的到来。

    “明汐,新年快乐,越来越好。”

    “梁老板,新年快乐,我们会越来越好的。”

    感情越深,祝福越短。

    十指相扣,目光相视,在飞机降落的轰鸣声里,明汐和梁见铖以飞机平安降落的方式,迎来了新的十年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回望过去,千禧年的明汐曾在机遇的浪潮中追逐财富,如一叶扁舟随波逐流。

    但她始终没有迷失方向,坚守本心。如海伦·文德勒说的那句话——“在滚滚红尘之中,也在重重云霄之上”。

    这十年,两人的坚持自我的奋斗,灵魂相契的爱情,一起书写了属于这个时代的华章。

    “洪流无情,我心永恒。”这明汐写给梁见铖的告白;“明日如昼,熠熠生辉。”是梁见铖对明小姐的美好祝愿。

    梦想已然实现,但他们的故事仍在继续。

    然后,无论世界如何变化,明小姐眼前的那片熠熠星海都会在前面等着她。

    如同对梁见铖的而言,他的明小姐始终闪耀明亮。

    就像他们的明日,始终会来,始终如昼。

    2010年之后,中国这个伟大的国家同样以磅礴之势继续前行,无惧风雨,无畏险阻。

    后续——

    2010年 5月,明宙纺织旗下高端户外服饰品牌 Bright惊艳亮相第 41届世博会。

    《明日如昼》正文完于2025.4.24

    2009年 7月 3日,美国商务部对中国聚酯短纤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;

    同年 11月,来自海港和宁市 13家被课以高额反倾销税的纺织企业,一起踏上赴美上诉之路。

    有生之年,明汐从未想过,自己有朝一日会以中国商人的身份,坐在美国华盛顿商务部一楼会议大厅,出席一场面向全球媒体公开的纺织品反倾销上诉听证会——端坐于最中间的陈述席。

    旁听席座无虚席,中外的媒体记者,无数相机镜头如枪口,全部对准陈述席。

    听证会现场的氛围不如想象中肃穆,无形的压迫感也令人紧张。

    文化差异、利益冲突、历史纠葛,种种因素交织在一起,落在明汐心里全是沉甸甸的压力,但她不能退缩,全程明汐挺直脊背,保持着自然的抬头姿势。

    整场听证会,她只回头看了梁见铖一次。但她知道,在长达两小时的听证过程,梁见铖的目光从未从她身上移开。

    首次置身这样的国际大场面,紧张在所难免。但明汐告诉自己,再紧张也要冷静,谦卑也不能失去骄傲,她要在这场听证会,在中外媒体前,当一个有礼有节、有理有据的中国商人。

    只是,还是有点感慨。

    小时候蹲在电线杆广播底下听着国际新闻,听着里面的叽里呱啦的花式英语,一句句跟着念,直到读书有空就记背单词,再在宜城电大学了几年商务英语,海港工作,当外贸业务员……

    当时努力的明小姐只想学好英语多赚到钱,没想到是为了今天。

    梁老板说得好呢,学好他国语言,不是为了走遍世界,而是看清世界。

    只有看清外在,才能见到本心。

    听证会开始,主要由周律师代表明宙陈述观点、提交材料。当一百多斤重的材料被搬上桌面,全场一片哗然——

    这些密密麻麻的文件,全是明宙多年来纺织出口的财务数据和内部资料。

    要证明明宙销往美国的聚酯短纤价格合理,这些详实的财务信息是最有力的证据。

    早在明宙初创时期,深受梁见铖影响,明汐在财务管理上绝不吝啬,现在这些细致入微的财务数据和完整保留的成本票据,成为支撑这场上诉的关键支柱。

    看着美国委员惊讶反应,明汐心里紧张渐渐消散,取而代之,是从心底油然而生的坦然。

    “中国纺织一直秉持着公平、公正、公开的贸易原则,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。”

    “美国本土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遭遇困境,原因是多方面,你们不能将自身竞争力下降的责任推到中国企业身上,这显然是不合理的,也是不负责任的……”

    周律师陈述完毕后,进入法人质询环节。

    意味着明汐要表态了。

    一位委员习惯性地敲了敲长桌,问她:“明小姐,请问需要翻译服务吗?”

    明汐摇头,她不需要。

    梁见铖和周律师都提醒过她:美国律师擅长诱导式询问,稍有不慎就会陷入语言陷阱。因此,面对这些人质询,明汐微微前倾身体,全神贯注地捕捉对方话语中的每一个细节。

    然而,有些问题实在令人啼笑皆非。

    “你的工厂是否使用最便宜的淘汰纺织机床生产布料?”

    明汐凝眉片刻,从容道:“中国的机床产业位居世界第一,在中国采购高端缝纫机的价格,可能比回收二手淘汰机床还要便宜一半以上。我没有任何理由使用二手淘汰设备,这不合理,也不符合商业逻辑。”

    “贵公司是否使用童工?”

    这个问题几乎是必考题。

    明汐语气严肃,回答他们:“禁止使用童工,不仅在美国是法律红线,在中国同样如此。我的公司和工厂在中国经营,一样接受严格的法律监督。”

    随着问题不断抛出,明汐对每一个问题都做出了条理清晰的作答。

    中国或许因历史原因在科技上暂时落后,但中国文化在历史长河始终超前领先。科技是未经时间检验的文化,但文化是历经淬炼的智慧。

    她进一步阐释:“为什么你们看到这些财务票据会如此惊讶?中国之所以能成为制造大国,生产出质优价廉的产品,靠的可能不是更为领先的科技——虽然未来我们可能在科技上超,但目前尚未达到。我们一直领先的是。勤劳、团结、奋斗、艰苦的文化,支撑着无数中国企业将成本控制到极致,把不可能变为可能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出口到贵国的商品,严格遵循贵国的质量标准;我此刻坐在这儿,也是依照贵国法律走上诉流程,还用你们熟悉的语言陈述观点。这,就是中国商品竞争力的原因。我们的优势不仅在于劳动力,更在于完整的产业链。这是我们能做到价廉物美的根本原因。”

    明汐声音清亮沉稳,隔着话筒传给中外媒体,整场表述,她每个英文单词都发音标准而清晰,干脆而有力。

    这些年,她从模仿着梁见铖当老板,当到她自己独当一面,这一路,她不停学习,不停掌握更多知识。

    因为她始终觉得,自己不够好。

    直到现在,她觉得不够好的人,不是她——

    她真的太谦虚了。

    对着停不下来的闪光灯,明汐目光从容,虽然面上没有一点笑容,她的脸看起来还是平和而沉着,从而透出了一份沉淀过的底气。

    听证会进入尾声,一位委员抛出的问题让明汐始料未及:“明小姐,请问您在从事外贸经营期间,是否申请过美国绿卡?”

    这个问题让明汐瞬间明白了美国的傲慢和偏见。她轻轻摇头,语气清淡又明确说:“从未有过。不仅我本人,我的丈夫都未曾申请。今年我们刚刚迎来自己的孩子,以我们的条件,完全有能力获得美国绿卡,但我和我丈夫从未有过这样的考虑。”

    委员似是想调侃,笑着追问:“难道您没有美国梦吗?”

    Nonono!

    明汐笑视对方,第一次在中外媒体面前坦然说起自己的出身,“在中国,我的学历或许算不上传统意义上的大学文凭。如果生在美国,我可能只是底层挣扎的流浪儿,我不知道我这样的人在美国能不能出人头地。但在中国,我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和工厂,还拥有幸福的家庭和可爱的孩子。走到今天,我除了感谢爱我的人,也要感谢我的祖国。”

    后排响起零星掌声,明汐坚持没有回头,直到听证会完全结束,她才轻轻转身,朝着左后方望去。

    梁见铖、身穿正装坐在那里,笑容温柔,目光清润,眼底盛着她无比熟悉的深情。

    曾经,是梁见铖将荣耀和骄傲分享给明小姐;如今,明小姐也以同样璀璨姿态,回应这份深情了。

    听证会上,一直稳定发挥的明汐,朝梁见铖投过来的目光,还透着一点小心翼翼紧张询问。

    仿佛在问:没丢脸吧!对吧?没丢脸吧!

    前一晚在酒店,明汐反复挑选出席听证会的衣服,梁见铖说:“还是第一次见明总对穿着这样在意。”

    明汐紧张万分自我解压说:“明天要是听证会丢了脸,我立马跳进哥伦比亚河……”想了想又说,“不行,还是要回家跳黄浦江!”

    做人,不能给自己丢人;做商人,不能给国家丢人。明汐是这样想的。

    正因为有要求,就有压力,年底这场上诉官司打赢,明宙纺织获得最低税率,沉甸甸的压力还在明汐心里萦绕。

    2009年 12月 31日,奔走半年的明宙赢得了反倾销上诉,一同上诉的十三家企业也全部胜诉。

    当飞机穿越云层,2010年的曙光已然在望。

    十几个小时的航程,明汐身上盖着毯子,脑袋歪在梁见铖怀里,沉沉睡着,北京时间夜里凌晨,飞机即将降落中国海港国际机场,睡着的明汐迷迷糊糊被梁见铖弄醒。

    飞机还没有完全降落。

    明汐睁开眼,坐在靠舷窗边上的梁见铖拉她坐到他的边上。

    明汐不明所以,以为梁见铖让她看海港夜景,待她俯身望向舷窗外,不仅看到了万家灯火,还看到了烟火齐放。

    这是2010年的新年烟火呢!凑巧在飞机降落前看到了。这样的景象很难见到,所以梁见铖才叫醒了睡沉了的明小姐。

    此时,不到千米夜空之下,万家灯火和漫天烟火交相辉映,仿佛整个城市都在迎接2010年的到来。

    “明汐,新年快乐,越来越好。”

    “梁老板,新年快乐,我们会越来越好的。”

    感情越深,祝福越短。

    十指相扣,目光相视,在飞机降落的轰鸣声里,明汐和梁见铖以飞机平安降落的方式,迎来了新的十年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回望过去,千禧年的明汐曾在机遇的浪潮中追逐财富,如一叶扁舟随波逐流。

    但她始终没有迷失方向,坚守本心。如海伦·文德勒说的那句话——“在滚滚红尘之中,也在重重云霄之上”。

    这十年,两人的坚持自我的奋斗,灵魂相契的爱情,一起书写了属于这个时代的华章。

    “洪流无情,我心永恒。”这明汐写给梁见铖的告白;“明日如昼,熠熠生辉。”是梁见铖对明小姐的美好祝愿。

    梦想已然实现,但他们的故事仍在继续。

    然后,无论世界如何变化,明小姐眼前的那片熠熠星海都会在前面等着她。

    如同对梁见铖的而言,他的明小姐始终闪耀明亮。

    就像他们的明日,始终会来,始终如昼。

    2010年之后,中国这个伟大的国家同样以磅礴之势继续前行,无惧风雨,无畏险阻。

    后续——

    2010年 5月,明宙纺织旗下高端户外服饰品牌 Bright惊艳亮相第 41届世博会。

    《明日如昼》正文完于2025.4.24

    2009年 7月 3日,美国商务部对中国聚酯短纤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;

    同年 11月,来自海港和宁市 13家被课以高额反倾销税的纺织企业,一起踏上赴美上诉之路。

    有生之年,明汐从未想过,自己有朝一日会以中国商人的身份,坐在美国华盛顿商务部一楼会议大厅,出席一场面向全球媒体公开的纺织品反倾销上诉听证会——端坐于最中间的陈述席。

    旁听席座无虚席,中外的媒体记者,无数相机镜头如枪口,全部对准陈述席。

    听证会现场的氛围不如想象中肃穆,无形的压迫感也令人紧张。

    文化差异、利益冲突、历史纠葛,种种因素交织在一起,落在明汐心里全是沉甸甸的压力,但她不能退缩,全程明汐挺直脊背,保持着自然的抬头姿势。

    整场听证会,她只回头看了梁见铖一次。但她知道,在长达两小时的听证过程,梁见铖的目光从未从她身上移开。

    首次置身这样的国际大场面,紧张在所难免。但明汐告诉自己,再紧张也要冷静,谦卑也不能失去骄傲,她要在这场听证会,在中外媒体前,当一个有礼有节、有理有据的中国商人。

    只是,还是有点感慨。

    小时候蹲在电线杆广播底下听着国际新闻,听着里面的叽里呱啦的花式英语,一句句跟着念,直到读书有空就记背单词,再在宜城电大学了几年商务英语,海港工作,当外贸业务员……

    当时努力的明小姐只想学好英语多赚到钱,没想到是为了今天。

    梁老板说得好呢,学好他国语言,不是为了走遍世界,而是看清世界。

    只有看清外在,才能见到本心。

    听证会开始,主要由周律师代表明宙陈述观点、提交材料。当一百多斤重的材料被搬上桌面,全场一片哗然——

    这些密密麻麻的文件,全是明宙多年来纺织出口的财务数据和内部资料。

    要证明明宙销往美国的聚酯短纤价格合理,这些详实的财务信息是最有力的证据。

    早在明宙初创时期,深受梁见铖影响,明汐在财务管理上绝不吝啬,现在这些细致入微的财务数据和完整保留的成本票据,成为支撑这场上诉的关键支柱。

    看着美国委员惊讶反应,明汐心里紧张渐渐消散,取而代之,是从心底油然而生的坦然。

    “中国纺织一直秉持着公平、公正、公开的贸易原则,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。”

    “美国本土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遭遇困境,原因是多方面,你们不能将自身竞争力下降的责任推到中国企业身上,这显然是不合理的,也是不负责任的……”

    周律师陈述完毕后,进入法人质询环节。

    意味着明汐要表态了。

    一位委员习惯性地敲了敲长桌,问她:“明小姐,请问需要翻译服务吗?”

    明汐摇头,她不需要。

    梁见铖和周律师都提醒过她:美国律师擅长诱导式询问,稍有不慎就会陷入语言陷阱。因此,面对这些人质询,明汐微微前倾身体,全神贯注地捕捉对方话语中的每一个细节。

    然而,有些问题实在令人啼笑皆非。

    “你的工厂是否使用最便宜的淘汰纺织机床生产布料?”

    明汐凝眉片刻,从容道:“中国的机床产业位居世界第一,在中国采购高端缝纫机的价格,可能比回收二手淘汰机床还要便宜一半以上。我没有任何理由使用二手淘汰设备,这不合理,也不符合商业逻辑。”

    “贵公司是否使用童工?”

    这个问题几乎是必考题。

    明汐语气严肃,回答他们:“禁止使用童工,不仅在美国是法律红线,在中国同样如此。我的公司和工厂在中国经营,一样接受严格的法律监督。”

    随着问题不断抛出,明汐对每一个问题都做出了条理清晰的作答。

    中国或许因历史原因在科技上暂时落后,但中国文化在历史长河始终超前领先。科技是未经时间检验的文化,但文化是历经淬炼的智慧。

    她进一步阐释:“为什么你们看到这些财务票据会如此惊讶?中国之所以能成为制造大国,生产出质优价廉的产品,靠的可能不是更为领先的科技——虽然未来我们可能在科技上超,但目前尚未达到。我们一直领先的是。勤劳、团结、奋斗、艰苦的文化,支撑着无数中国企业将成本控制到极致,把不可能变为可能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出口到贵国的商品,严格遵循贵国的质量标准;我此刻坐在这儿,也是依照贵国法律走上诉流程,还用你们熟悉的语言陈述观点。这,就是中国商品竞争力的原因。我们的优势不仅在于劳动力,更在于完整的产业链。这是我们能做到价廉物美的根本原因。”

    明汐声音清亮沉稳,隔着话筒传给中外媒体,整场表述,她每个英文单词都发音标准而清晰,干脆而有力。

    这些年,她从模仿着梁见铖当老板,当到她自己独当一面,这一路,她不停学习,不停掌握更多知识。

    因为她始终觉得,自己不够好。

    直到现在,她觉得不够好的人,不是她——

    她真的太谦虚了。

    对着停不下来的闪光灯,明汐目光从容,虽然面上没有一点笑容,她的脸看起来还是平和而沉着,从而透出了一份沉淀过的底气。

    听证会进入尾声,一位委员抛出的问题让明汐始料未及:“明小姐,请问您在从事外贸经营期间,是否申请过美国绿卡?”

    这个问题让明汐瞬间明白了美国的傲慢和偏见。她轻轻摇头,语气清淡又明确说:“从未有过。不仅我本人,我的丈夫都未曾申请。今年我们刚刚迎来自己的孩子,以我们的条件,完全有能力获得美国绿卡,但我和我丈夫从未有过这样的考虑。”

    委员似是想调侃,笑着追问:“难道您没有美国梦吗?”

    Nonono!

    明汐笑视对方,第一次在中外媒体面前坦然说起自己的出身,“在中国,我的学历或许算不上传统意义上的大学文凭。如果生在美国,我可能只是底层挣扎的流浪儿,我不知道我这样的人在美国能不能出人头地。但在中国,我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和工厂,还拥有幸福的家庭和可爱的孩子。走到今天,我除了感谢爱我的人,也要感谢我的祖国。”

    后排响起零星掌声,明汐坚持没有回头,直到听证会完全结束,她才轻轻转身,朝着左后方望去。

    梁见铖、身穿正装坐在那里,笑容温柔,目光清润,眼底盛着她无比熟悉的深情。

    曾经,是梁见铖将荣耀和骄傲分享给明小姐;如今,明小姐也以同样璀璨姿态,回应这份深情了。

    听证会上,一直稳定发挥的明汐,朝梁见铖投过来的目光,还透着一点小心翼翼紧张询问。

    仿佛在问:没丢脸吧!对吧?没丢脸吧!

    前一晚在酒店,明汐反复挑选出席听证会的衣服,梁见铖说:“还是第一次见明总对穿着这样在意。”

    明汐紧张万分自我解压说:“明天要是听证会丢了脸,我立马跳进哥伦比亚河……”想了想又说,“不行,还是要回家跳黄浦江!”

    做人,不能给自己丢人;做商人,不能给国家丢人。明汐是这样想的。

    正因为有要求,就有压力,年底这场上诉官司打赢,明宙纺织获得最低税率,沉甸甸的压力还在明汐心里萦绕。

    2009年 12月 31日,奔走半年的明宙赢得了反倾销上诉,一同上诉的十三家企业也全部胜诉。

    当飞机穿越云层,2010年的曙光已然在望。

    十几个小时的航程,明汐身上盖着毯子,脑袋歪在梁见铖怀里,沉沉睡着,北京时间夜里凌晨,飞机即将降落中国海港国际机场,睡着的明汐迷迷糊糊被梁见铖弄醒。

    飞机还没有完全降落。

    明汐睁开眼,坐在靠舷窗边上的梁见铖拉她坐到他的边上。

    明汐不明所以,以为梁见铖让她看海港夜景,待她俯身望向舷窗外,不仅看到了万家灯火,还看到了烟火齐放。

    这是2010年的新年烟火呢!凑巧在飞机降落前看到了。这样的景象很难见到,所以梁见铖才叫醒了睡沉了的明小姐。

    此时,不到千米夜空之下,万家灯火和漫天烟火交相辉映,仿佛整个城市都在迎接2010年的到来。

    “明汐,新年快乐,越来越好。”

    “梁老板,新年快乐,我们会越来越好的。”

    感情越深,祝福越短。

    十指相扣,目光相视,在飞机降落的轰鸣声里,明汐和梁见铖以飞机平安降落的方式,迎来了新的十年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回望过去,千禧年的明汐曾在机遇的浪潮中追逐财富,如一叶扁舟随波逐流。

    但她始终没有迷失方向,坚守本心。如海伦·文德勒说的那句话——“在滚滚红尘之中,也在重重云霄之上”。

    这十年,两人的坚持自我的奋斗,灵魂相契的爱情,一起书写了属于这个时代的华章。

    “洪流无情,我心永恒。”这明汐写给梁见铖的告白;“明日如昼,熠熠生辉。”是梁见铖对明小姐的美好祝愿。

    梦想已然实现,但他们的故事仍在继续。

    然后,无论世界如何变化,明小姐眼前的那片熠熠星海都会在前面等着她。

    如同对梁见铖的而言,他的明小姐始终闪耀明亮。

    就像他们的明日,始终会来,始终如昼。

    2010年之后,中国这个伟大的国家同样以磅礴之势继续前行,无惧风雨,无畏险阻。

    后续——

    2010年 5月,明宙纺织旗下高端户外服饰品牌 Bright惊艳亮相第 41届世博会。

    《明日如昼》正文完于2025.4.24

    2009年 7月 3日,美国商务部对中国聚酯短纤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;

    同年 11月,来自海港和宁市 13家被课以高额反倾销税的纺织企业,一起踏上赴美上诉之路。

    有生之年,明汐从未想过,自己有朝一日会以中国商人的身份,坐在美国华盛顿商务部一楼会议大厅,出席一场面向全球媒体公开的纺织品反倾销上诉听证会——端坐于最中间的陈述席。

    旁听席座无虚席,中外的媒体记者,无数相机镜头如枪口,全部对准陈述席。

    听证会现场的氛围不如想象中肃穆,无形的压迫感也令人紧张。

    文化差异、利益冲突、历史纠葛,种种因素交织在一起,落在明汐心里全是沉甸甸的压力,但她不能退缩,全程明汐挺直脊背,保持着自然的抬头姿势。

    整场听证会,她只回头看了梁见铖一次。但她知道,在长达两小时的听证过程,梁见铖的目光从未从她身上移开。

    首次置身这样的国际大场面,紧张在所难免。但明汐告诉自己,再紧张也要冷静,谦卑也不能失去骄傲,她要在这场听证会,在中外媒体前,当一个有礼有节、有理有据的中国商人。

    只是,还是有点感慨。

    小时候蹲在电线杆广播底下听着国际新闻,听着里面的叽里呱啦的花式英语,一句句跟着念,直到读书有空就记背单词,再在宜城电大学了几年商务英语,海港工作,当外贸业务员……

    当时努力的明小姐只想学好英语多赚到钱,没想到是为了今天。

    梁老板说得好呢,学好他国语言,不是为了走遍世界,而是看清世界。

    只有看清外在,才能见到本心。

    听证会开始,主要由周律师代表明宙陈述观点、提交材料。当一百多斤重的材料被搬上桌面,全场一片哗然——

    这些密密麻麻的文件,全是明宙多年来纺织出口的财务数据和内部资料。

    要证明明宙销往美国的聚酯短纤价格合理,这些详实的财务信息是最有力的证据。

    早在明宙初创时期,深受梁见铖影响,明汐在财务管理上绝不吝啬,现在这些细致入微的财务数据和完整保留的成本票据,成为支撑这场上诉的关键支柱。

    看着美国委员惊讶反应,明汐心里紧张渐渐消散,取而代之,是从心底油然而生的坦然。

    “中国纺织一直秉持着公平、公正、公开的贸易原则,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。”

    “美国本土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遭遇困境,原因是多方面,你们不能将自身竞争力下降的责任推到中国企业身上,这显然是不合理的,也是不负责任的……”

    周律师陈述完毕后,进入法人质询环节。

    意味着明汐要表态了。

    一位委员习惯性地敲了敲长桌,问她:“明小姐,请问需要翻译服务吗?”

    明汐摇头,她不需要。

    梁见铖和周律师都提醒过她:美国律师擅长诱导式询问,稍有不慎就会陷入语言陷阱。因此,面对这些人质询,明汐微微前倾身体,全神贯注地捕捉对方话语中的每一个细节。

    然而,有些问题实在令人啼笑皆非。

    “你的工厂是否使用最便宜的淘汰纺织机床生产布料?”

    明汐凝眉片刻,从容道:“中国的机床产业位居世界第一,在中国采购高端缝纫机的价格,可能比回收二手淘汰机床还要便宜一半以上。我没有任何理由使用二手淘汰设备,这不合理,也不符合商业逻辑。”

    “贵公司是否使用童工?”

    这个问题几乎是必考题。

    明汐语气严肃,回答他们:“禁止使用童工,不仅在美国是法律红线,在中国同样如此。我的公司和工厂在中国经营,一样接受严格的法律监督。”

    随着问题不断抛出,明汐对每一个问题都做出了条理清晰的作答。

    中国或许因历史原因在科技上暂时落后,但中国文化在历史长河始终超前领先。科技是未经时间检验的文化,但文化是历经淬炼的智慧。

    她进一步阐释:“为什么你们看到这些财务票据会如此惊讶?中国之所以能成为制造大国,生产出质优价廉的产品,靠的可能不是更为领先的科技——虽然未来我们可能在科技上超,但目前尚未达到。我们一直领先的是。勤劳、团结、奋斗、艰苦的文化,支撑着无数中国企业将成本控制到极致,把不可能变为可能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出口到贵国的商品,严格遵循贵国的质量标准;我此刻坐在这儿,也是依照贵国法律走上诉流程,还用你们熟悉的语言陈述观点。这,就是中国商品竞争力的原因。我们的优势不仅在于劳动力,更在于完整的产业链。这是我们能做到价廉物美的根本原因。”

    明汐声音清亮沉稳,隔着话筒传给中外媒体,整场表述,她每个英文单词都发音标准而清晰,干脆而有力。

    这些年,她从模仿着梁见铖当老板,当到她自己独当一面,这一路,她不停学习,不停掌握更多知识。

    因为她始终觉得,自己不够好。

    直到现在,她觉得不够好的人,不是她——

    她真的太谦虚了。

    对着停不下来的闪光灯,明汐目光从容,虽然面上没有一点笑容,她的脸看起来还是平和而沉着,从而透出了一份沉淀过的底气。

    听证会进入尾声,一位委员抛出的问题让明汐始料未及:“明小姐,请问您在从事外贸经营期间,是否申请过美国绿卡?”

    这个问题让明汐瞬间明白了美国的傲慢和偏见。她轻轻摇头,语气清淡又明确说:“从未有过。不仅我本人,我的丈夫都未曾申请。今年我们刚刚迎来自己的孩子,以我们的条件,完全有能力获得美国绿卡,但我和我丈夫从未有过这样的考虑。”

    委员似是想调侃,笑着追问:“难道您没有美国梦吗?”

    Nonono!

    明汐笑视对方,第一次在中外媒体面前坦然说起自己的出身,“在中国,我的学历或许算不上传统意义上的大学文凭。如果生在美国,我可能只是底层挣扎的流浪儿,我不知道我这样的人在美国能不能出人头地。但在中国,我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和工厂,还拥有幸福的家庭和可爱的孩子。走到今天,我除了感谢爱我的人,也要感谢我的祖国。”

    后排响起零星掌声,明汐坚持没有回头,直到听证会完全结束,她才轻轻转身,朝着左后方望去。

    梁见铖、身穿正装坐在那里,笑容温柔,目光清润,眼底盛着她无比熟悉的深情。

    曾经,是梁见铖将荣耀和骄傲分享给明小姐;如今,明小姐也以同样璀璨姿态,回应这份深情了。

    听证会上,一直稳定发挥的明汐,朝梁见铖投过来的目光,还透着一点小心翼翼紧张询问。

    仿佛在问:没丢脸吧!对吧?没丢脸吧!

    前一晚在酒店,明汐反复挑选出席听证会的衣服,梁见铖说:“还是第一次见明总对穿着这样在意。”

    明汐紧张万分自我解压说:“明天要是听证会丢了脸,我立马跳进哥伦比亚河……”想了想又说,“不行,还是要回家跳黄浦江!”

    做人,不能给自己丢人;做商人,不能给国家丢人。明汐是这样想的。

    正因为有要求,就有压力,年底这场上诉官司打赢,明宙纺织获得最低税率,沉甸甸的压力还在明汐心里萦绕。

    2009年 12月 31日,奔走半年的明宙赢得了反倾销上诉,一同上诉的十三家企业也全部胜诉。

    当飞机穿越云层,2010年的曙光已然在望。

    十几个小时的航程,明汐身上盖着毯子,脑袋歪在梁见铖怀里,沉沉睡着,北京时间夜里凌晨,飞机即将降落中国海港国际机场,睡着的明汐迷迷糊糊被梁见铖弄醒。

    飞机还没有完全降落。

    明汐睁开眼,坐在靠舷窗边上的梁见铖拉她坐到他的边上。

    明汐不明所以,以为梁见铖让她看海港夜景,待她俯身望向舷窗外,不仅看到了万家灯火,还看到了烟火齐放。

    这是2010年的新年烟火呢!凑巧在飞机降落前看到了。这样的景象很难见到,所以梁见铖才叫醒了睡沉了的明小姐。

    此时,不到千米夜空之下,万家灯火和漫天烟火交相辉映,仿佛整个城市都在迎接2010年的到来。

    “明汐,新年快乐,越来越好。”

    “梁老板,新年快乐,我们会越来越好的。”

    感情越深,祝福越短。

    十指相扣,目光相视,在飞机降落的轰鸣声里,明汐和梁见铖以飞机平安降落的方式,迎来了新的十年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回望过去,千禧年的明汐曾在机遇的浪潮中追逐财富,如一叶扁舟随波逐流。

    但她始终没有迷失方向,坚守本心。如海伦·文德勒说的那句话——“在滚滚红尘之中,也在重重云霄之上”。

    这十年,两人的坚持自我的奋斗,灵魂相契的爱情,一起书写了属于这个时代的华章。

    “洪流无情,我心永恒。”这明汐写给梁见铖的告白;“明日如昼,熠熠生辉。”是梁见铖对明小姐的美好祝愿。

    梦想已然实现,但他们的故事仍在继续。

    然后,无论世界如何变化,明小姐眼前的那片熠熠星海都会在前面等着她。

    如同对梁见铖的而言,他的明小姐始终闪耀明亮。

    就像他们的明日,始终会来,始终如昼。

    2010年之后,中国这个伟大的国家同样以磅礴之势继续前行,无惧风雨,无畏险阻。

    后续——

    2010年 5月,明宙纺织旗下高端户外服饰品牌 Bright惊艳亮相第 41届世博会。

    《明日如昼》正文完于2025.4.24

    2009年 7月 3日,美国商务部对中国聚酯短纤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;

    同年 11月,来自海港和宁市 13家被课以高额反倾销税的纺织企业,一起踏上赴美上诉之路。

    有生之年,明汐从未想过,自己有朝一日会以中国商人的身份,坐在美国华盛顿商务部一楼会议大厅,出席一场面向全球媒体公开的纺织品反倾销上诉听证会——端坐于最中间的陈述席。

    旁听席座无虚席,中外的媒体记者,无数相机镜头如枪口,全部对准陈述席。

    听证会现场的氛围不如想象中肃穆,无形的压迫感也令人紧张。

    文化差异、利益冲突、历史纠葛,种种因素交织在一起,落在明汐心里全是沉甸甸的压力,但她不能退缩,全程明汐挺直脊背,保持着自然的抬头姿势。

    整场听证会,她只回头看了梁见铖一次。但她知道,在长达两小时的听证过程,梁见铖的目光从未从她身上移开。

    首次置身这样的国际大场面,紧张在所难免。但明汐告诉自己,再紧张也要冷静,谦卑也不能失去骄傲,她要在这场听证会,在中外媒体前,当一个有礼有节、有理有据的中国商人。

    只是,还是有点感慨。

    小时候蹲在电线杆广播底下听着国际新闻,听着里面的叽里呱啦的花式英语,一句句跟着念,直到读书有空就记背单词,再在宜城电大学了几年商务英语,海港工作,当外贸业务员……

    当时努力的明小姐只想学好英语多赚到钱,没想到是为了今天。

    梁老板说得好呢,学好他国语言,不是为了走遍世界,而是看清世界。

    只有看清外在,才能见到本心。

    听证会开始,主要由周律师代表明宙陈述观点、提交材料。当一百多斤重的材料被搬上桌面,全场一片哗然——

    这些密密麻麻的文件,全是明宙多年来纺织出口的财务数据和内部资料。

    要证明明宙销往美国的聚酯短纤价格合理,这些详实的财务信息是最有力的证据。

    早在明宙初创时期,深受梁见铖影响,明汐在财务管理上绝不吝啬,现在这些细致入微的财务数据和完整保留的成本票据,成为支撑这场上诉的关键支柱。

    看着美国委员惊讶反应,明汐心里紧张渐渐消散,取而代之,是从心底油然而生的坦然。

    “中国纺织一直秉持着公平、公正、公开的贸易原则,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。”

    “美国本土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遭遇困境,原因是多方面,你们不能将自身竞争力下降的责任推到中国企业身上,这显然是不合理的,也是不负责任的……”

    周律师陈述完毕后,进入法人质询环节。

    意味着明汐要表态了。

    一位委员习惯性地敲了敲长桌,问她:“明小姐,请问需要翻译服务吗?”

    明汐摇头,她不需要。

    梁见铖和周律师都提醒过她:美国律师擅长诱导式询问,稍有不慎就会陷入语言陷阱。因此,面对这些人质询,明汐微微前倾身体,全神贯注地捕捉对方话语中的每一个细节。

    然而,有些问题实在令人啼笑皆非。

    “你的工厂是否使用最便宜的淘汰纺织机床生产布料?”

    明汐凝眉片刻,从容道:“中国的机床产业位居世界第一,在中国采购高端缝纫机的价格,可能比回收二手淘汰机床还要便宜一半以上。我没有任何理由使用二手淘汰设备,这不合理,也不符合商业逻辑。”

    “贵公司是否使用童工?”

    这个问题几乎是必考题。

    明汐语气严肃,回答他们:“禁止使用童工,不仅在美国是法律红线,在中国同样如此。我的公司和工厂在中国经营,一样接受严格的法律监督。”

    随着问题不断抛出,明汐对每一个问题都做出了条理清晰的作答。

    中国或许因历史原因在科技上暂时落后,但中国文化在历史长河始终超前领先。科技是未经时间检验的文化,但文化是历经淬炼的智慧。

    她进一步阐释:“为什么你们看到这些财务票据会如此惊讶?中国之所以能成为制造大国,生产出质优价廉的产品,靠的可能不是更为领先的科技——虽然未来我们可能在科技上超,但目前尚未达到。我们一直领先的是。勤劳、团结、奋斗、艰苦的文化,支撑着无数中国企业将成本控制到极致,把不可能变为可能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出口到贵国的商品,严格遵循贵国的质量标准;我此刻坐在这儿,也是依照贵国法律走上诉流程,还用你们熟悉的语言陈述观点。这,就是中国商品竞争力的原因。我们的优势不仅在于劳动力,更在于完整的产业链。这是我们能做到价廉物美的根本原因。”

    明汐声音清亮沉稳,隔着话筒传给中外媒体,整场表述,她每个英文单词都发音标准而清晰,干脆而有力。

    这些年,她从模仿着梁见铖当老板,当到她自己独当一面,这一路,她不停学习,不停掌握更多知识。

    因为她始终觉得,自己不够好。

    直到现在,她觉得不够好的人,不是她——

    她真的太谦虚了。

    对着停不下来的闪光灯,明汐目光从容,虽然面上没有一点笑容,她的脸看起来还是平和而沉着,从而透出了一份沉淀过的底气。

    听证会进入尾声,一位委员抛出的问题让明汐始料未及:“明小姐,请问您在从事外贸经营期间,是否申请过美国绿卡?”

    这个问题让明汐瞬间明白了美国的傲慢和偏见。她轻轻摇头,语气清淡又明确说:“从未有过。不仅我本人,我的丈夫都未曾申请。今年我们刚刚迎来自己的孩子,以我们的条件,完全有能力获得美国绿卡,但我和我丈夫从未有过这样的考虑。”

    委员似是想调侃,笑着追问:“难道您没有美国梦吗?”

    Nonono!

    明汐笑视对方,第一次在中外媒体面前坦然说起自己的出身,“在中国,我的学历或许算不上传统意义上的大学文凭。如果生在美国,我可能只是底层挣扎的流浪儿,我不知道我这样的人在美国能不能出人头地。但在中国,我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和工厂,还拥有幸福的家庭和可爱的孩子。走到今天,我除了感谢爱我的人,也要感谢我的祖国。”

    后排响起零星掌声,明汐坚持没有回头,直到听证会完全结束,她才轻轻转身,朝着左后方望去。

    梁见铖、身穿正装坐在那里,笑容温柔,目光清润,眼底盛着她无比熟悉的深情。

    曾经,是梁见铖将荣耀和骄傲分享给明小姐;如今,明小姐也以同样璀璨姿态,回应这份深情了。

    听证会上,一直稳定发挥的明汐,朝梁见铖投过来的目光,还透着一点小心翼翼紧张询问。

    仿佛在问:没丢脸吧!对吧?没丢脸吧!

    前一晚在酒店,明汐反复挑选出席听证会的衣服,梁见铖说:“还是第一次见明总对穿着这样在意。”

    明汐紧张万分自我解压说:“明天要是听证会丢了脸,我立马跳进哥伦比亚河……”想了想又说,“不行,还是要回家跳黄浦江!”

    做人,不能给自己丢人;做商人,不能给国家丢人。明汐是这样想的。

    正因为有要求,就有压力,年底这场上诉官司打赢,明宙纺织获得最低税率,沉甸甸的压力还在明汐心里萦绕。

    2009年 12月 31日,奔走半年的明宙赢得了反倾销上诉,一同上诉的十三家企业也全部胜诉。

    当飞机穿越云层,2010年的曙光已然在望。

    十几个小时的航程,明汐身上盖着毯子,脑袋歪在梁见铖怀里,沉沉睡着,北京时间夜里凌晨,飞机即将降落中国海港国际机场,睡着的明汐迷迷糊糊被梁见铖弄醒。

    飞机还没有完全降落。

    明汐睁开眼,坐在靠舷窗边上的梁见铖拉她坐到他的边上。

    明汐不明所以,以为梁见铖让她看海港夜景,待她俯身望向舷窗外,不仅看到了万家灯火,还看到了烟火齐放。

    这是2010年的新年烟火呢!凑巧在飞机降落前看到了。这样的景象很难见到,所以梁见铖才叫醒了睡沉了的明小姐。

    此时,不到千米夜空之下,万家灯火和漫天烟火交相辉映,仿佛整个城市都在迎接2010年的到来。

    “明汐,新年快乐,越来越好。”

    “梁老板,新年快乐,我们会越来越好的。”

    感情越深,祝福越短。

    十指相扣,目光相视,在飞机降落的轰鸣声里,明汐和梁见铖以飞机平安降落的方式,迎来了新的十年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回望过去,千禧年的明汐曾在机遇的浪潮中追逐财富,如一叶扁舟随波逐流。

    但她始终没有迷失方向,坚守本心。如海伦·文德勒说的那句话——“在滚滚红尘之中,也在重重云霄之上”。

    这十年,两人的坚持自我的奋斗,灵魂相契的爱情,一起书写了属于这个时代的华章。

    “洪流无情,我心永恒。”这明汐写给梁见铖的告白;“明日如昼,熠熠生辉。”是梁见铖对明小姐的美好祝愿。

    梦想已然实现,但他们的故事仍在继续。

    然后,无论世界如何变化,明小姐眼前的那片熠熠星海都会在前面等着她。

    如同对梁见铖的而言,他的明小姐始终闪耀明亮。

    就像他们的明日,始终会来,始终如昼。

    2010年之后,中国这个伟大的国家同样以磅礴之势继续前行,无惧风雨,无畏险阻。

    后续——

    2010年 5月,明宙纺织旗下高端户外服饰品牌 Bright惊艳亮相第 41届世博会。

    《明日如昼》正文完于2025.4.24

    2009年 7月 3日,美国商务部对中国聚酯短纤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;

    同年 11月,来自海港和宁市 13家被课以高额反倾销税的纺织企业,一起踏上赴美上诉之路。

    有生之年,明汐从未想过,自己有朝一日会以中国商人的身份,坐在美国华盛顿商务部一楼会议大厅,出席一场面向全球媒体公开的纺织品反倾销上诉听证会——端坐于最中间的陈述席。

    旁听席座无虚席,中外的媒体记者,无数相机镜头如枪口,全部对准陈述席。

    听证会现场的氛围不如想象中肃穆,无形的压迫感也令人紧张。

    文化差异、利益冲突、历史纠葛,种种因素交织在一起,落在明汐心里全是沉甸甸的压力,但她不能退缩,全程明汐挺直脊背,保持着自然的抬头姿势。

    整场听证会,她只回头看了梁见铖一次。但她知道,在长达两小时的听证过程,梁见铖的目光从未从她身上移开。

    首次置身这样的国际大场面,紧张在所难免。但明汐告诉自己,再紧张也要冷静,谦卑也不能失去骄傲,她要在这场听证会,在中外媒体前,当一个有礼有节、有理有据的中国商人。

    只是,还是有点感慨。

    小时候蹲在电线杆广播底下听着国际新闻,听着里面的叽里呱啦的花式英语,一句句跟着念,直到读书有空就记背单词,再在宜城电大学了几年商务英语,海港工作,当外贸业务员……

    当时努力的明小姐只想学好英语多赚到钱,没想到是为了今天。

    梁老板说得好呢,学好他国语言,不是为了走遍世界,而是看清世界。

    只有看清外在,才能见到本心。

    听证会开始,主要由周律师代表明宙陈述观点、提交材料。当一百多斤重的材料被搬上桌面,全场一片哗然——

    这些密密麻麻的文件,全是明宙多年来纺织出口的财务数据和内部资料。

    要证明明宙销往美国的聚酯短纤价格合理,这些详实的财务信息是最有力的证据。

    早在明宙初创时期,深受梁见铖影响,明汐在财务管理上绝不吝啬,现在这些细致入微的财务数据和完整保留的成本票据,成为支撑这场上诉的关键支柱。

    看着美国委员惊讶反应,明汐心里紧张渐渐消散,取而代之,是从心底油然而生的坦然。

    “中国纺织一直秉持着公平、公正、公开的贸易原则,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。”

    “美国本土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遭遇困境,原因是多方面,你们不能将自身竞争力下降的责任推到中国企业身上,这显然是不合理的,也是不负责任的……”

    周律师陈述完毕后,进入法人质询环节。

    意味着明汐要表态了。

    一位委员习惯性地敲了敲长桌,问她:“明小姐,请问需要翻译服务吗?”

    明汐摇头,她不需要。

    梁见铖和周律师都提醒过她:美国律师擅长诱导式询问,稍有不慎就会陷入语言陷阱。因此,面对这些人质询,明汐微微前倾身体,全神贯注地捕捉对方话语中的每一个细节。

    然而,有些问题实在令人啼笑皆非。

    “你的工厂是否使用最便宜的淘汰纺织机床生产布料?”

    明汐凝眉片刻,从容道:“中国的机床产业位居世界第一,在中国采购高端缝纫机的价格,可能比回收二手淘汰机床还要便宜一半以上。我没有任何理由使用二手淘汰设备,这不合理,也不符合商业逻辑。”

    “贵公司是否使用童工?”

    这个问题几乎是必考题。

    明汐语气严肃,回答他们:“禁止使用童工,不仅在美国是法律红线,在中国同样如此。我的公司和工厂在中国经营,一样接受严格的法律监督。”

    随着问题不断抛出,明汐对每一个问题都做出了条理清晰的作答。

    中国或许因历史原因在科技上暂时落后,但中国文化在历史长河始终超前领先。科技是未经时间检验的文化,但文化是历经淬炼的智慧。

    她进一步阐释:“为什么你们看到这些财务票据会如此惊讶?中国之所以能成为制造大国,生产出质优价廉的产品,靠的可能不是更为领先的科技——虽然未来我们可能在科技上超,但目前尚未达到。我们一直领先的是。勤劳、团结、奋斗、艰苦的文化,支撑着无数中国企业将成本控制到极致,把不可能变为可能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出口到贵国的商品,严格遵循贵国的质量标准;我此刻坐在这儿,也是依照贵国法律走上诉流程,还用你们熟悉的语言陈述观点。这,就是中国商品竞争力的原因。我们的优势不仅在于劳动力,更在于完整的产业链。这是我们能做到价廉物美的根本原因。”

    明汐声音清亮沉稳,隔着话筒传给中外媒体,整场表述,她每个英文单词都发音标准而清晰,干脆而有力。

    这些年,她从模仿着梁见铖当老板,当到她自己独当一面,这一路,她不停学习,不停掌握更多知识。

    因为她始终觉得,自己不够好。

    直到现在,她觉得不够好的人,不是她——

    她真的太谦虚了。

    对着停不下来的闪光灯,明汐目光从容,虽然面上没有一点笑容,她的脸看起来还是平和而沉着,从而透出了一份沉淀过的底气。

    听证会进入尾声,一位委员抛出的问题让明汐始料未及:“明小姐,请问您在从事外贸经营期间,是否申请过美国绿卡?”

    这个问题让明汐瞬间明白了美国的傲慢和偏见。她轻轻摇头,语气清淡又明确说:“从未有过。不仅我本人,我的丈夫都未曾申请。今年我们刚刚迎来自己的孩子,以我们的条件,完全有能力获得美国绿卡,但我和我丈夫从未有过这样的考虑。”

    委员似是想调侃,笑着追问:“难道您没有美国梦吗?”

    Nonono!

    明汐笑视对方,第一次在中外媒体面前坦然说起自己的出身,“在中国,我的学历或许算不上传统意义上的大学文凭。如果生在美国,我可能只是底层挣扎的流浪儿,我不知道我这样的人在美国能不能出人头地。但在中国,我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和工厂,还拥有幸福的家庭和可爱的孩子。走到今天,我除了感谢爱我的人,也要感谢我的祖国。”

    后排响起零星掌声,明汐坚持没有回头,直到听证会完全结束,她才轻轻转身,朝着左后方望去。

    梁见铖、身穿正装坐在那里,笑容温柔,目光清润,眼底盛着她无比熟悉的深情。

    曾经,是梁见铖将荣耀和骄傲分享给明小姐;如今,明小姐也以同样璀璨姿态,回应这份深情了。

    听证会上,一直稳定发挥的明汐,朝梁见铖投过来的目光,还透着一点小心翼翼紧张询问。

    仿佛在问:没丢脸吧!对吧?没丢脸吧!

    前一晚在酒店,明汐反复挑选出席听证会的衣服,梁见铖说:“还是第一次见明总对穿着这样在意。”

    明汐紧张万分自我解压说:“明天要是听证会丢了脸,我立马跳进哥伦比亚河……”想了想又说,“不行,还是要回家跳黄浦江!”

    做人,不能给自己丢人;做商人,不能给国家丢人。明汐是这样想的。

    正因为有要求,就有压力,年底这场上诉官司打赢,明宙纺织获得最低税率,沉甸甸的压力还在明汐心里萦绕。

    2009年 12月 31日,奔走半年的明宙赢得了反倾销上诉,一同上诉的十三家企业也全部胜诉。

    当飞机穿越云层,2010年的曙光已然在望。

    十几个小时的航程,明汐身上盖着毯子,脑袋歪在梁见铖怀里,沉沉睡着,北京时间夜里凌晨,飞机即将降落中国海港国际机场,睡着的明汐迷迷糊糊被梁见铖弄醒。

    飞机还没有完全降落。

    明汐睁开眼,坐在靠舷窗边上的梁见铖拉她坐到他的边上。

    明汐不明所以,以为梁见铖让她看海港夜景,待她俯身望向舷窗外,不仅看到了万家灯火,还看到了烟火齐放。

    这是2010年的新年烟火呢!凑巧在飞机降落前看到了。这样的景象很难见到,所以梁见铖才叫醒了睡沉了的明小姐。

    此时,不到千米夜空之下,万家灯火和漫天烟火交相辉映,仿佛整个城市都在迎接2010年的到来。

    “明汐,新年快乐,越来越好。”

    “梁老板,新年快乐,我们会越来越好的。”

    感情越深,祝福越短。

    十指相扣,目光相视,在飞机降落的轰鸣声里,明汐和梁见铖以飞机平安降落的方式,迎来了新的十年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回望过去,千禧年的明汐曾在机遇的浪潮中追逐财富,如一叶扁舟随波逐流。

    但她始终没有迷失方向,坚守本心。如海伦·文德勒说的那句话——“在滚滚红尘之中,也在重重云霄之上”。

    这十年,两人的坚持自我的奋斗,灵魂相契的爱情,一起书写了属于这个时代的华章。

    “洪流无情,我心永恒。”这明汐写给梁见铖的告白;“明日如昼,熠熠生辉。”是梁见铖对明小姐的美好祝愿。

    梦想已然实现,但他们的故事仍在继续。

    然后,无论世界如何变化,明小姐眼前的那片熠熠星海都会在前面等着她。

    如同对梁见铖的而言,他的明小姐始终闪耀明亮。

    就像他们的明日,始终会来,始终如昼。

    2010年之后,中国这个伟大的国家同样以磅礴之势继续前行,无惧风雨,无畏险阻。

    后续——

    2010年 5月,明宙纺织旗下高端户外服饰品牌 Bright惊艳亮相第 41届世博会。

    《明日如昼》正文完于2025.4.24

    2009年 7月 3日,美国商务部对中国聚酯短纤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;

    同年 11月,来自海港和宁市 13家被课以高额反倾销税的纺织企业,一起踏上赴美上诉之路。

    有生之年,明汐从未想过,自己有朝一日会以中国商人的身份,坐在美国华盛顿商务部一楼会议大厅,出席一场面向全球媒体公开的纺织品反倾销上诉听证会——端坐于最中间的陈述席。

    旁听席座无虚席,中外的媒体记者,无数相机镜头如枪口,全部对准陈述席。

    听证会现场的氛围不如想象中肃穆,无形的压迫感也令人紧张。

    文化差异、利益冲突、历史纠葛,种种因素交织在一起,落在明汐心里全是沉甸甸的压力,但她不能退缩,全程明汐挺直脊背,保持着自然的抬头姿势。

    整场听证会,她只回头看了梁见铖一次。但她知道,在长达两小时的听证过程,梁见铖的目光从未从她身上移开。

    首次置身这样的国际大场面,紧张在所难免。但明汐告诉自己,再紧张也要冷静,谦卑也不能失去骄傲,她要在这场听证会,在中外媒体前,当一个有礼有节、有理有据的中国商人。

    只是,还是有点感慨。

    小时候蹲在电线杆广播底下听着国际新闻,听着里面的叽里呱啦的花式英语,一句句跟着念,直到读书有空就记背单词,再在宜城电大学了几年商务英语,海港工作,当外贸业务员……

    当时努力的明小姐只想学好英语多赚到钱,没想到是为了今天。

    梁老板说得好呢,学好他国语言,不是为了走遍世界,而是看清世界。

    只有看清外在,才能见到本心。

    听证会开始,主要由周律师代表明宙陈述观点、提交材料。当一百多斤重的材料被搬上桌面,全场一片哗然——

    这些密密麻麻的文件,全是明宙多年来纺织出口的财务数据和内部资料。

    要证明明宙销往美国的聚酯短纤价格合理,这些详实的财务信息是最有力的证据。

    早在明宙初创时期,深受梁见铖影响,明汐在财务管理上绝不吝啬,现在这些细致入微的财务数据和完整保留的成本票据,成为支撑这场上诉的关键支柱。

    看着美国委员惊讶反应,明汐心里紧张渐渐消散,取而代之,是从心底油然而生的坦然。

    “中国纺织一直秉持着公平、公正、公开的贸易原则,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。”

    “美国本土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遭遇困境,原因是多方面,你们不能将自身竞争力下降的责任推到中国企业身上,这显然是不合理的,也是不负责任的……”

    周律师陈述完毕后,进入法人质询环节。

    意味着明汐要表态了。

    一位委员习惯性地敲了敲长桌,问她:“明小姐,请问需要翻译服务吗?”

    明汐摇头,她不需要。

    梁见铖和周律师都提醒过她:美国律师擅长诱导式询问,稍有不慎就会陷入语言陷阱。因此,面对这些人质询,明汐微微前倾身体,全神贯注地捕捉对方话语中的每一个细节。

    然而,有些问题实在令人啼笑皆非。

    “你的工厂是否使用最便宜的淘汰纺织机床生产布料?”

    明汐凝眉片刻,从容道:“中国的机床产业位居世界第一,在中国采购高端缝纫机的价格,可能比回收二手淘汰机床还要便宜一半以上。我没有任何理由使用二手淘汰设备,这不合理,也不符合商业逻辑。”

    “贵公司是否使用童工?”

    这个问题几乎是必考题。

    明汐语气严肃,回答他们:“禁止使用童工,不仅在美国是法律红线,在中国同样如此。我的公司和工厂在中国经营,一样接受严格的法律监督。”

    随着问题不断抛出,明汐对每一个问题都做出了条理清晰的作答。

    中国或许因历史原因在科技上暂时落后,但中国文化在历史长河始终超前领先。科技是未经时间检验的文化,但文化是历经淬炼的智慧。

    她进一步阐释:“为什么你们看到这些财务票据会如此惊讶?中国之所以能成为制造大国,生产出质优价廉的产品,靠的可能不是更为领先的科技——虽然未来我们可能在科技上超,但目前尚未达到。我们一直领先的是。勤劳、团结、奋斗、艰苦的文化,支撑着无数中国企业将成本控制到极致,把不可能变为可能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出口到贵国的商品,严格遵循贵国的质量标准;我此刻坐在这儿,也是依照贵国法律走上诉流程,还用你们熟悉的语言陈述观点。这,就是中国商品竞争力的原因。我们的优势不仅在于劳动力,更在于完整的产业链。这是我们能做到价廉物美的根本原因。”

    明汐声音清亮沉稳,隔着话筒传给中外媒体,整场表述,她每个英文单词都发音标准而清晰,干脆而有力。

    这些年,她从模仿着梁见铖当老板,当到她自己独当一面,这一路,她不停学习,不停掌握更多知识。

    因为她始终觉得,自己不够好。

    直到现在,她觉得不够好的人,不是她——

    她真的太谦虚了。

    对着停不下来的闪光灯,明汐目光从容,虽然面上没有一点笑容,她的脸看起来还是平和而沉着,从而透出了一份沉淀过的底气。

    听证会进入尾声,一位委员抛出的问题让明汐始料未及:“明小姐,请问您在从事外贸经营期间,是否申请过美国绿卡?”

    这个问题让明汐瞬间明白了美国的傲慢和偏见。她轻轻摇头,语气清淡又明确说:“从未有过。不仅我本人,我的丈夫都未曾申请。今年我们刚刚迎来自己的孩子,以我们的条件,完全有能力获得美国绿卡,但我和我丈夫从未有过这样的考虑。”

    委员似是想调侃,笑着追问:“难道您没有美国梦吗?”

    Nonono!

    明汐笑视对方,第一次在中外媒体面前坦然说起自己的出身,“在中国,我的学历或许算不上传统意义上的大学文凭。如果生在美国,我可能只是底层挣扎的流浪儿,我不知道我这样的人在美国能不能出人头地。但在中国,我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和工厂,还拥有幸福的家庭和可爱的孩子。走到今天,我除了感谢爱我的人,也要感谢我的祖国。”

    后排响起零星掌声,明汐坚持没有回头,直到听证会完全结束,她才轻轻转身,朝着左后方望去。

    梁见铖、身穿正装坐在那里,笑容温柔,目光清润,眼底盛着她无比熟悉的深情。

    曾经,是梁见铖将荣耀和骄傲分享给明小姐;如今,明小姐也以同样璀璨姿态,回应这份深情了。

    听证会上,一直稳定发挥的明汐,朝梁见铖投过来的目光,还透着一点小心翼翼紧张询问。

    仿佛在问:没丢脸吧!对吧?没丢脸吧!

    前一晚在酒店,明汐反复挑选出席听证会的衣服,梁见铖说:“还是第一次见明总对穿着这样在意。”

    明汐紧张万分自我解压说:“明天要是听证会丢了脸,我立马跳进哥伦比亚河……”想了想又说,“不行,还是要回家跳黄浦江!”

    做人,不能给自己丢人;做商人,不能给国家丢人。明汐是这样想的。

    正因为有要求,就有压力,年底这场上诉官司打赢,明宙纺织获得最低税率,沉甸甸的压力还在明汐心里萦绕。

    2009年 12月 31日,奔走半年的明宙赢得了反倾销上诉,一同上诉的十三家企业也全部胜诉。

    当飞机穿越云层,2010年的曙光已然在望。

    十几个小时的航程,明汐身上盖着毯子,脑袋歪在梁见铖怀里,沉沉睡着,北京时间夜里凌晨,飞机即将降落中国海港国际机场,睡着的明汐迷迷糊糊被梁见铖弄醒。

    飞机还没有完全降落。

    明汐睁开眼,坐在靠舷窗边上的梁见铖拉她坐到他的边上。

    明汐不明所以,以为梁见铖让她看海港夜景,待她俯身望向舷窗外,不仅看到了万家灯火,还看到了烟火齐放。

    这是2010年的新年烟火呢!凑巧在飞机降落前看到了。这样的景象很难见到,所以梁见铖才叫醒了睡沉了的明小姐。

    此时,不到千米夜空之下,万家灯火和漫天烟火交相辉映,仿佛整个城市都在迎接2010年的到来。

    “明汐,新年快乐,越来越好。”

    “梁老板,新年快乐,我们会越来越好的。”

    感情越深,祝福越短。

    十指相扣,目光相视,在飞机降落的轰鸣声里,明汐和梁见铖以飞机平安降落的方式,迎来了新的十年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回望过去,千禧年的明汐曾在机遇的浪潮中追逐财富,如一叶扁舟随波逐流。

    但她始终没有迷失方向,坚守本心。如海伦·文德勒说的那句话——“在滚滚红尘之中,也在重重云霄之上”。

    这十年,两人的坚持自我的奋斗,灵魂相契的爱情,一起书写了属于这个时代的华章。

    “洪流无情,我心永恒。”这明汐写给梁见铖的告白;“明日如昼,熠熠生辉。”是梁见铖对明小姐的美好祝愿。

    梦想已然实现,但他们的故事仍在继续。

    然后,无论世界如何变化,明小姐眼前的那片熠熠星海都会在前面等着她。

    如同对梁见铖的而言,他的明小姐始终闪耀明亮。

    就像他们的明日,始终会来,始终如昼。

    2010年之后,中国这个伟大的国家同样以磅礴之势继续前行,无惧风雨,无畏险阻。

    后续——

    2010年 5月,明宙纺织旗下高端户外服饰品牌 Bright惊艳亮相第 41届世博会。

    《明日如昼》正文完于2025.4.24

    2009年 7月 3日,美国商务部对中国聚酯短纤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;

    同年 11月,来自海港和宁市 13家被课以高额反倾销税的纺织企业,一起踏上赴美上诉之路。

    有生之年,明汐从未想过,自己有朝一日会以中国商人的身份,坐在美国华盛顿商务部一楼会议大厅,出席一场面向全球媒体公开的纺织品反倾销上诉听证会——端坐于最中间的陈述席。

    旁听席座无虚席,中外的媒体记者,无数相机镜头如枪口,全部对准陈述席。

    听证会现场的氛围不如想象中肃穆,无形的压迫感也令人紧张。

    文化差异、利益冲突、历史纠葛,种种因素交织在一起,落在明汐心里全是沉甸甸的压力,但她不能退缩,全程明汐挺直脊背,保持着自然的抬头姿势。

    整场听证会,她只回头看了梁见铖一次。但她知道,在长达两小时的听证过程,梁见铖的目光从未从她身上移开。

    首次置身这样的国际大场面,紧张在所难免。但明汐告诉自己,再紧张也要冷静,谦卑也不能失去骄傲,她要在这场听证会,在中外媒体前,当一个有礼有节、有理有据的中国商人。

    只是,还是有点感慨。

    小时候蹲在电线杆广播底下听着国际新闻,听着里面的叽里呱啦的花式英语,一句句跟着念,直到读书有空就记背单词,再在宜城电大学了几年商务英语,海港工作,当外贸业务员……

    当时努力的明小姐只想学好英语多赚到钱,没想到是为了今天。

    梁老板说得好呢,学好他国语言,不是为了走遍世界,而是看清世界。

    只有看清外在,才能见到本心。

    听证会开始,主要由周律师代表明宙陈述观点、提交材料。当一百多斤重的材料被搬上桌面,全场一片哗然——

    这些密密麻麻的文件,全是明宙多年来纺织出口的财务数据和内部资料。

    要证明明宙销往美国的聚酯短纤价格合理,这些详实的财务信息是最有力的证据。

    早在明宙初创时期,深受梁见铖影响,明汐在财务管理上绝不吝啬,现在这些细致入微的财务数据和完整保留的成本票据,成为支撑这场上诉的关键支柱。

    看着美国委员惊讶反应,明汐心里紧张渐渐消散,取而代之,是从心底油然而生的坦然。

    “中国纺织一直秉持着公平、公正、公开的贸易原则,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。”

    “美国本土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遭遇困境,原因是多方面,你们不能将自身竞争力下降的责任推到中国企业身上,这显然是不合理的,也是不负责任的……”

    周律师陈述完毕后,进入法人质询环节。

    意味着明汐要表态了。

    一位委员习惯性地敲了敲长桌,问她:“明小姐,请问需要翻译服务吗?”

    明汐摇头,她不需要。

    梁见铖和周律师都提醒过她:美国律师擅长诱导式询问,稍有不慎就会陷入语言陷阱。因此,面对这些人质询,明汐微微前倾身体,全神贯注地捕捉对方话语中的每一个细节。

    然而,有些问题实在令人啼笑皆非。

    “你的工厂是否使用最便宜的淘汰纺织机床生产布料?”

    明汐凝眉片刻,从容道:“中国的机床产业位居世界第一,在中国采购高端缝纫机的价格,可能比回收二手淘汰机床还要便宜一半以上。我没有任何理由使用二手淘汰设备,这不合理,也不符合商业逻辑。”

    “贵公司是否使用童工?”

    这个问题几乎是必考题。

    明汐语气严肃,回答他们:“禁止使用童工,不仅在美国是法律红线,在中国同样如此。我的公司和工厂在中国经营,一样接受严格的法律监督。”

    随着问题不断抛出,明汐对每一个问题都做出了条理清晰的作答。

    中国或许因历史原因在科技上暂时落后,但中国文化在历史长河始终超前领先。科技是未经时间检验的文化,但文化是历经淬炼的智慧。

    她进一步阐释:“为什么你们看到这些财务票据会如此惊讶?中国之所以能成为制造大国,生产出质优价廉的产品,靠的可能不是更为领先的科技——虽然未来我们可能在科技上超,但目前尚未达到。我们一直领先的是。勤劳、团结、奋斗、艰苦的文化,支撑着无数中国企业将成本控制到极致,把不可能变为可能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出口到贵国的商品,严格遵循贵国的质量标准;我此刻坐在这儿,也是依照贵国法律走上诉流程,还用你们熟悉的语言陈述观点。这,就是中国商品竞争力的原因。我们的优势不仅在于劳动力,更在于完整的产业链。这是我们能做到价廉物美的根本原因。”

    明汐声音清亮沉稳,隔着话筒传给中外媒体,整场表述,她每个英文单词都发音标准而清晰,干脆而有力。

    这些年,她从模仿着梁见铖当老板,当到她自己独当一面,这一路,她不停学习,不停掌握更多知识。

    因为她始终觉得,自己不够好。

    直到现在,她觉得不够好的人,不是她——

    她真的太谦虚了。

    对着停不下来的闪光灯,明汐目光从容,虽然面上没有一点笑容,她的脸看起来还是平和而沉着,从而透出了一份沉淀过的底气。

    听证会进入尾声,一位委员抛出的问题让明汐始料未及:“明小姐,请问您在从事外贸经营期间,是否申请过美国绿卡?”

    这个问题让明汐瞬间明白了美国的傲慢和偏见。她轻轻摇头,语气清淡又明确说:“从未有过。不仅我本人,我的丈夫都未曾申请。今年我们刚刚迎来自己的孩子,以我们的条件,完全有能力获得美国绿卡,但我和我丈夫从未有过这样的考虑。”

    委员似是想调侃,笑着追问:“难道您没有美国梦吗?”

    Nonono!

    明汐笑视对方,第一次在中外媒体面前坦然说起自己的出身,“在中国,我的学历或许算不上传统意义上的大学文凭。如果生在美国,我可能只是底层挣扎的流浪儿,我不知道我这样的人在美国能不能出人头地。但在中国,我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和工厂,还拥有幸福的家庭和可爱的孩子。走到今天,我除了感谢爱我的人,也要感谢我的祖国。”

    后排响起零星掌声,明汐坚持没有回头,直到听证会完全结束,她才轻轻转身,朝着左后方望去。

    梁见铖、身穿正装坐在那里,笑容温柔,目光清润,眼底盛着她无比熟悉的深情。

    曾经,是梁见铖将荣耀和骄傲分享给明小姐;如今,明小姐也以同样璀璨姿态,回应这份深情了。

    听证会上,一直稳定发挥的明汐,朝梁见铖投过来的目光,还透着一点小心翼翼紧张询问。

    仿佛在问:没丢脸吧!对吧?没丢脸吧!

    前一晚在酒店,明汐反复挑选出席听证会的衣服,梁见铖说:“还是第一次见明总对穿着这样在意。”

    明汐紧张万分自我解压说:“明天要是听证会丢了脸,我立马跳进哥伦比亚河……”想了想又说,“不行,还是要回家跳黄浦江!”

    做人,不能给自己丢人;做商人,不能给国家丢人。明汐是这样想的。

    正因为有要求,就有压力,年底这场上诉官司打赢,明宙纺织获得最低税率,沉甸甸的压力还在明汐心里萦绕。

    2009年 12月 31日,奔走半年的明宙赢得了反倾销上诉,一同上诉的十三家企业也全部胜诉。

    当飞机穿越云层,2010年的曙光已然在望。

    十几个小时的航程,明汐身上盖着毯子,脑袋歪在梁见铖怀里,沉沉睡着,北京时间夜里凌晨,飞机即将降落中国海港国际机场,睡着的明汐迷迷糊糊被梁见铖弄醒。

    飞机还没有完全降落。

    明汐睁开眼,坐在靠舷窗边上的梁见铖拉她坐到他的边上。

    明汐不明所以,以为梁见铖让她看海港夜景,待她俯身望向舷窗外,不仅看到了万家灯火,还看到了烟火齐放。

    这是2010年的新年烟火呢!凑巧在飞机降落前看到了。这样的景象很难见到,所以梁见铖才叫醒了睡沉了的明小姐。

    此时,不到千米夜空之下,万家灯火和漫天烟火交相辉映,仿佛整个城市都在迎接2010年的到来。

    “明汐,新年快乐,越来越好。”

    “梁老板,新年快乐,我们会越来越好的。”

    感情越深,祝福越短。

    十指相扣,目光相视,在飞机降落的轰鸣声里,明汐和梁见铖以飞机平安降落的方式,迎来了新的十年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回望过去,千禧年的明汐曾在机遇的浪潮中追逐财富,如一叶扁舟随波逐流。

    但她始终没有迷失方向,坚守本心。如海伦·文德勒说的那句话——“在滚滚红尘之中,也在重重云霄之上”。

    这十年,两人的坚持自我的奋斗,灵魂相契的爱情,一起书写了属于这个时代的华章。

    “洪流无情,我心永恒。”这明汐写给梁见铖的告白;“明日如昼,熠熠生辉。”是梁见铖对明小姐的美好祝愿。

    梦想已然实现,但他们的故事仍在继续。

    然后,无论世界如何变化,明小姐眼前的那片熠熠星海都会在前面等着她。

    如同对梁见铖的而言,他的明小姐始终闪耀明亮。

    就像他们的明日,始终会来,始终如昼。

    2010年之后,中国这个伟大的国家同样以磅礴之势继续前行,无惧风雨,无畏险阻。

    后续——

    2010年 5月,明宙纺织旗下高端户外服饰品牌 Bright惊艳亮相第 41届世博会。

    《明日如昼》正文完于2025.4.24